送人往臨漳
通身紅爛不堪歸,只為無人識得伊。
覓得休糧圣方子,刺桐花下笛橫吹。
休處言休便好休,家山春色滿揚州。
何須更說通身句,歷歷東風百草頭。
通身紅爛不堪歸,只為無人識得伊。
覓得休糧圣方子,刺桐花下笛橫吹。
休處言休便好休,家山春色滿揚州。
何須更說通身句,歷歷東風百草頭。
全身紅透狼狽不堪地歸來,只因為沒有人能真正認識她。尋得了斷絕糧食的神奇藥方,在刺桐花下橫吹著笛子。說停止就停止,正好就此罷休,家鄉揚州此時已是春色滿園。何必再去說那全身紅爛之類的話語,東風中百草的生機是如此清晰可見。
紅爛:形容一種狀態,可能暗示歷經艱難或有特殊境遇。
伊:她,這里指代某種事物或人。
休糧:即辟谷,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
圣方子:神奇的藥方。
刺桐花:一種花名。
休處言休:說停止就停止。
家山:家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詩人送友人去臨漳時,結合自身或友人的經歷,有感而發。或許詩人經歷過一些挫折,后有了超脫的心境,借詩表達自己的感悟并送予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一種超脫豁達的人生態度,不執著于過往艱難,享受自然生機。其特點是語言直白且富含哲理。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思考。
蹉跎何意便經春,夢繞齋頭一斗塵。薝卜海棠開正了,晝晴知待賞花人。
竹榻風清不動塵,隨宜端可寄閑身。絲連屋角蜂投網,露綴枝頭鳥哢晨。盡日語人無所隱,有時落筆覺如神。歸來健飯妻兒喜,斗室長留萬古春。
大通驛前大江滿,星槎有路通交州。川云映水白可染,浦樹過雨青欲流。奉詔漢臣愧陸賈,能詩越客如湯休。同舟況有同心侶,買魚酤酒吾何憂。
翡翠簾櫳白玉宮,碧云無影佛燈紅。夜深下界行人絕,一片經聲在半空。
龍沙公子五云思,鶯語皇州二月時。苜蓿土融鞭節上,蓬萊春近佩聲移。承恩賜坐黃金褥,獻壽親擎白玉卮。馬上偶看鴻雁過,簫中吹與鳳凰知。
皓月青云若個邊,送行恨不共吳船。新官浙下皆名郡,舊宅山東有賜田。禮樂固應張盛代,簿書勿用嘆流年。經時不見曹員外,今日因君重惘然。
我有魂兮離體起,獨舞清秋,明月光華里。明月為裳光洗洗,江河為奏弦千里。地獄天堂皆幻擬,嗟我魂兮,畢竟歸何地?生死山川長袖底,茫茫明月光無已。
敢嗟君不憐,自是命不諧。著破三條裾,卻還雙股釵。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誨言何繇聞,定省不復理。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及余生兩雛,將以托宗祀。既欲承箕裘,當令業經史。無何我多故,謫戍向邊鄙。迢迢父子心,隔越數千里。惟恐有存歿,不暇較賢否。漂流無定居,歲月動盈紀。幸余初還家,無恙共驚喜。踉蹌拜我前,并立肩可比。弱質雖成人,愚騃誠可恥。大兒僅識丁,唯足代耘耔。小兒復癡頑,真乃豚犬耳。近令親筆硯,十日書一紙。我欲痛責渠,隱忍輒中止。吁嗟我平生,父子乃如是。邢君義方訓,諸郎盡賢嗣。芝蘭滿階庭,玉樹映屏幾。歲時行具慶,稱壽羅拜跽。嘉賓每過從,迎立具甘旨。傳家務淳厚,動必蹈前軌。瞻彼天倫間,藹若和風里。椿桂同敷榮,雨露光薿薿。緬懷燕山竇,今昔良可儗。所云積陰德,諒亦自茲始。推此家政齊,可致風俗美。詩成發三嘆,愧我曷能企。豈惟頌君賢,尤當示吾子。
大士始結構,鑿空偏此丘。二虎自南岳,掉尾從師游。神威攫地脈,佛力驅陽侯。枯火迸石罅,松根解綢繆。勢寧決蹯去,揮錫怒不休。至今噴巖壑,水猶咆哮流。酌言生壯心,一嘯風颼颼。海眼在其下,潮汐故可求。不然胡僧咒,爭使波瀾浮。穿壁吐長澗,夾寺潴龍湫。疑作故山雨,片云駐岣嶁。歸應出東林,無為惠遠留。
祖訓昭昭日月新,由來治國本天倫。令名要使傳千載,仁政須教及萬民。
舊宅頻過有所思,耿蘭書到一沾衣。回看別路音塵盡,獨立西風鬢發稀。不逐青陽媚桃李,獨馀晚節照金緋。九泉二俊如相遇,應恨不同公早歸。
南徐城古樹蒼蒼,衙府樓臺盡枕江。甘露鐘聲清醉榻,海門山色滴吟窗。直廬久負題紅葉,出鎮何妨擁碧幢。聞說秋來自高尚,道裝筇竹鶴成雙。記言彩筆罷摛華,郡閣高閑似道家。琴院坐聽江寺磬,郡樓吟見海山霞。春園遺母親燒筍,夜榻留僧自煮茶。應笑陶潛未歸去,折腰奔走在泥沙。
晉朝神器已危傾,天下飛塵尚未清。當日倘無王刺史,有誰攜酒訪淵明。九日龍山盛管弦,此時司馬亦醺然。不因席上西風起,誰識參軍孟萬年。
君本霄漢客,降謫留人間。人間不可住,又復游名山。彩霞絢春衣,瑤草腴朝餐。高風邈難及,悢悢心所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