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哀 其二
七十猶倡義,誰能惜此生!
莫悲赍志歿,原不望功成。
詩詠游仙樂,死傳坐化名。
爭知尸解去,底用哭真卿!
七十猶倡義,誰能惜此生!
莫悲赍志歿,原不望功成。
詩詠游仙樂,死傳坐化名。
爭知尸解去,底用哭真卿!
七十歲還能倡導義舉,誰會吝惜自己的生命呢!不要為他帶著未遂的志愿死去而悲傷,他原本就沒指望能成功。他生前作詩吟詠游仙的樂趣,死后傳說他坐化而去。怎知他或許是像尸解仙去一樣,哪里用得著像哭顏真卿那樣痛哭呢!
倡義:倡導義舉。
赍志歿:帶著未遂的志愿死去。赍,懷著。
坐化:佛教用語,指和尚盤膝坐著安然死去。
尸解:道教認為道士得道后可遺棄肉體而仙去,或尸體留下,魂魄離去成仙。
真卿:指顏真卿,唐代名臣,在出使叛將李希烈時遇害。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七十猶倡義”可推測,可能是作者為一位年逾七十仍為正義之事挺身而出、最終離世的人所作。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些動蕩或不平之事,此人的義舉值得敬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主人公七十高齡仍倡導義舉、不顧生死的精神,表達對其生死的豁達態度。特點是情感超脫,不局限于一般的哀傷。在文學上展現了獨特的生死觀和對正義的崇尚。
夫子起南國,開蒙廑轍環。翩翩西山陲,鳴佩雙玉珊。一為仁道言,插架徒矜繁。攫靈自銀漢,大河無飛瀾。相看誰可擬,朱鳳矯翾翾。
今夜彭城雨又來,燭花影里一尊開。人生聚散紛萍梗,前代興亡付劫灰。佳會幸逢全盛日,并游誰是出群才。明朝天北天南恨,野水孤云戲馬臺。
早歲功名意未闌,便拋鉛槧客長安。化工造育無偏陂,物理盈虛有剩慳。陌上紅塵摧面目,夢中清露灑脾肝。于今不作求人計,芹館依棲侍孔顏。
暮雨沱江暗處,晚燈佛火明時。車行遠路莫嫌遲。叩關燃束缊,投店看殘棋。今夜山城無酒,地爐獸炭全灰。蒙頭擁被想嬌姿。冷風吹遠夢,凄竹響羈雌。
花外夕煙籠,獨向廢園,重尋朱戶。樹杪云深,不見翩翩鶴羽。蒼苔掩,幽徑暗,振衣吟,邀月舞。倚頹垣,酣然酒醉,眼迷心寤。誰識三生舊路?悵縹緲夢魂,都隨輕絮。漫撫空弦,恍聽西窗夜雨。鬘天飛紅萬點,古今劫,來又去。最傷神,珊瑚擊碎,對芳韶暮。
積雨衡茅濕,炊煙乍未高。瀉荷澆渴肺,披草曝征袍。最喜蛛絲靜,全勝蝶拍勞。吾材自樗散,亦得謝塵囂。
疏梅晼晚千年秀,秾李韶華二月初。試訪前溪歌舞處,斷煙斜日照平蕪。
久從山中游,頗識山中趣。狂吟采松花,撼動云棲樹。
鷹窠河畔日昏黃,九水分流入下方。破廟無僧集蝙蝠,閱人佛亦厭津梁。
蔫紅黝紫簇成堆,但摘兒童莫更猜。說與故園風物好,玉盤冰醴浸楊梅。
綠樹重重秘殿陰,畫堂甲觀九重深。青宮昨夜初承詔,丹扆今朝又進箴。
標格清癯不染塵,碧梧翠竹若為鄰。鳳池載筆年華久,玉署編摩寵命新。適興謾將詩自寫,論文肯厭客來頻。交游滿眼誰知己,三益嗟君獨輔仁。
薰陸胡椒膃肭臍,明珠象齒駭雞犀。世間莫作珍奇看,解使英雄價盡低。
山磯環合辟鯨虬,白水如湯動地流。崖崿盡成斤斧跡,當年誰與化工謀。
喜浮瓜,恐沉李。說破浮瓜,自然悟理。自今后、休炫文章,更不須講禮。水云游,遠鄉里。休修外表,唯修向里。定喘息、永永沖和,飲長生仙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