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數探得七
鄒子譚天歲,黃童對日年。
求真初作傳,煉魄已成仙。
鶴駕迎緱嶺,星橋下蜀川。
逢君竹林客,相對弄清弦。
鄒子譚天歲,黃童對日年。
求真初作傳,煉魄已成仙。
鶴駕迎緱嶺,星橋下蜀川。
逢君竹林客,相對弄清弦。
就像鄒衍談天的歲月,黃童對答的時光。探尋真理開始著書立說,修煉魂魄已然羽化成仙。仙鶴駕車到緱嶺迎接,星橋橫跨在蜀川之上。遇到你這位竹林般高雅的友人,相對著撥弄清越的琴弦。
鄒子譚天:鄒子即鄒衍,戰國時期齊國哲學家,善談天說地。
黃童對日:黃童指黃琬,東漢人,幼時聰慧,曾巧妙對日蝕景象作答。
煉魄:修煉魂魄,指道家修煉。
鶴駕迎緱嶺:傳說周靈王太子晉在緱氏山乘鶴升仙。
星橋下蜀川:星橋指七星橋,在四川成都。
竹林客: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那樣的高雅之士。
弄清弦:撥弄琴弦,彈奏樂曲。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與友人相聚時,有感于古人的學識和超凡境界而創作,體現了當時文人雅士對高雅情趣和學識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古人學識和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與友人相聚的雅趣。其特點是用典豐富,營造出高雅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審美情趣。
五葉花敷大地春,泥牛鞭起著精神。好將一葦堂前曲,舉向東州路上人。
春雨隨風濕粉墻,園花滴滴斷人腸。愁紅怨白知多少,流過長溝水亦香。
仙洞千年一度開,等閑偷入又偷回。桃花飛盡東風起,何處消沈去不來。芙蓉脂肉綠云鬟,罨畫樓臺青黛山。千樹桃花萬年藥,不知何事憶人間。
憶昔戰秋闈,不復返只輪。嗟此無用學,棘猴費精神。當時羞見月,月豈欲負人。我去月千里,月來轉情親。馀音唱窈窕,小詩斗清新。團團桂樹影,金粟香不陳。便當結幽佩,凌空訪仙真。那知滿夜夜,此去空塵塵。翩然倚高寒,不數肇與晨。笑渠老章句,步驟準過秦。
碧霄澄徹素芒清,一片多情四海明?;ㄔ嚎胀ダ湎憷铮鹑诵哪懹?
玉驄嘶向青樓去,楊花又催春晚。燕語香巢,鸞分鏡匣,誰識離愁難剪。重門自掩。料遲日停箏,暗塵生簟。夢影凄迷,翠簾空傍暮云卷。羈途還賤舊感。那時初聚首,歡事何限。勸酒啼鶯,尋芳倦蝶,應惜流光輾轉。江南路遠。盼綠葉成陰,脆圓同薦。寄語多情,未須眉黛斂。
瑩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微風振瑯玕,掩冉久難降。親爐暖宿茗,犯冰浥寒缸。冬嚴入秋花,清絕不可雙。坐覺蕭寥心,歛定還在腔。有弟尺書來,計程發龍江。皚皚雪黏天,四極絕吠厖。遙知予季念,楚夢暗蘭茳。孤芳此相待,佇聽幽徑跫。
香醅新撥一尊濃,準擬君來笑語同。緣底留連過初約,憑欄日日望歸蓬。
曉來雨過地無塵,綠暗紅疏爛熳春。拄杖花開人不會,等閑昧卻本來身。
壯年知幾到,幽徑喜重尋。異世桃源路,暮春梅子林。屏山森秀色,槃澗漱清音。迤邐窮幽渺,山行不厭深。
春風昨夜碧桃開,正想瑤池月滿臺。欲折一枝寄王母,青鸞飛去幾時來。
我觀大瀛海,天水二清廓。誰麾海若來,樂斗萬蛟鱷。風濤拍屯門,潰作無底壑。鬐鬣豎旂幡,牙角利椎鑿。血人不肯吐,安得留殘啄。茫茫溯云槎,日夜失棲泊。歸涂三月糧,囊底馀圭勺。平生崒嵂氣,磨淬去隅角。案空螢已乾,匣閉龍不躍。故衣粘蜃氣,未洗瘴霧惡。爾來出白云,奔走亂車鐸。有來證奇字,時扣草玄閣。高棋固饒人,欲學苦無腳。惟君桑梓英,遇合長落落。申旦首胥溪,險韻當離酌。勿為松菊挽,來占秋堂幕。
陶家籬下未開時,曾得西風借力吹。月影夜深籠素艷,分明殘雪兩三枝。
絮影紛飛無數,來又去。最惜十日,輕陰衣冷沾花霧。春殘獨倚簾櫳,漸有瀟瀟雨??斩省\浾Z雕梁燕雙乳。歡意減剩,別夢尋遙浦。夢醒思量,啼濕袖羅慵舉。誰識情深,宛轉留春訴鸚鵡。漫剪同心蠟苣。
深情知在霈恩邊,肯為閒花醉后顛。不是看山駐陽朔,即應倚擔待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