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竹贈蹇布政復任歸湖廣
旬宣六載居南紀,
喜有清名達紫宸。
圣主宵衣念民瘼,
益惇忠厚佐皇仁。
挺特平生冰檗操,
自從憲府陟藩翰。
臨岐更贈瑯玕玉,
相對清風到歲寒。
旬宣六載居南紀,
喜有清名達紫宸。
圣主宵衣念民瘼,
益惇忠厚佐皇仁。
挺特平生冰檗操,
自從憲府陟藩翰。
臨岐更贈瑯玕玉,
相對清風到歲寒。
你在南方宣撫六年,欣喜有清廉的名聲傳到朝廷。圣主天未亮就穿衣,心念百姓疾苦,你更惇厚忠良輔佐帝王仁政。平生堅守如冰檗般高潔的操守,從憲府升遷至布政要職。臨分別再贈你如瑯玕的竹子,愿我們共守清風直至歲寒。
旬宣:遍告宣撫,出自《詩經·大雅·江漢》'王命召虎,來旬來宣'。
南紀:南方,紀指地域。
紫宸:帝王居所,代指朝廷。
宵衣:天未亮即穿衣,形容帝王勤于政務。
民瘼(mò):民眾的疾苦。
冰檗(bò)操:如冰之清、檗之苦的操守,比喻清廉刻苦。
憲府:御史臺等監(jiān)察機構,此處指蹇布政曾任監(jiān)察官職。
陟(zhì):升遷。
藩翰:藩國的屏障,代指布政使等地方要職。
瑯玕(láng gān)玉:指竹子,象征高潔堅韌。
此詩為蹇布政復任歸湖廣時,詩人贈竹所作。時值其在南方任職六載,因清廉政績獲朝廷認可,詩人以詩贊揚其操守,表達對其復任的肯定與期許。
全詩緊扣'題竹贈友'主題,通過政績回顧(六載旬宣)、品格贊揚(冰檗之操)、贈竹寄情(瑯玕清風),突出蹇布政清廉忠良的形象,是一首典型的贈別頌德之作,兼具文學性與紀實性。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jié)。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只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凄涼。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館初春后,人倚欄桿欲暮時。 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 池邊垂柳腰支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芳。 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房。
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
九疊峰頭一道泉,分明來處與云連。 幾人競賞飛流勝,今日方知至味全。 鴻漸但嘗唐代水,涪翁不到紹熙年。 從茲康谷宜居二,試問真巖老詠仙。
垂柳依依惹暮煙,素魄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 啼得花殘聲更悲,叫得春歸郎未知。杜鵑奴倩伊,問郎何日歸?
聲聲啼乳鴉,生叫破韶華。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畫樓洗凈鴛鴦瓦,彩繩半濕秋千架。覺來紅日上窗紗,聽街頭賣杏花。
寒食 珠簾外燕飛,喬木上鶯啼,鶯鶯燕燕正寒食,想人生有幾。有花無酒難成配,無花有酒難成對。今日有花有酒有相識,不吃呵圖甚的? 聲聲啼乳鴉,生叫破韶華。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畫樓洗凈鴛鴦瓦,彩繩半濕秋千架。覺來紅日上窗紗,聽街頭賣杏花。 辜負了禁煙,冷落了秋千。春光去也怎留戀?聽鶯啼燕喧。紅馥馥落盡桃花片,青絲絲舞困垂楊線,撲簌簌滿地墮榆錢,芳心問倦。 花飛時雨殘,簾卷處春寒。夕陽樓上望長安,灑西風淚眼。幾時睚徹凄惶限?幾時盼得南來雁?幾番和月憑闌干?多情人未還!
垂柳依依惹幕煙,素魄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
桃花馬 問劉郎驥控亭槐,覺紅雨瀟瀟,亂落蒼苔。溪上籠歸,橋邊洗罷,洞口牽來。 搖玉轡春風滿街,摘金鞍流水天臺。錦繡毛胎,嘶過玄都,千樹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