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貢院考雜文不遂赴九華觀祓禊之會以二絕句申贈 其二
禊飲尋春興有馀,
深情婉婉見雙魚。
同心齊體如身到,
臨水煩君便祓除。
禊飲尋春興有馀,
深情婉婉見雙魚。
同心齊體如身到,
臨水煩君便祓除。
在祓禊宴飲中尋春興致未盡,深情婉轉寄于雙魚書信。雖未親臨卻心意相通如在身旁,煩請你臨水為我行祓除之禮。
禊飲:上巳日于水邊宴飲祈福的習俗,源于古代祓禊(fú xì)儀式,以水潔身除災。
雙魚:代指書信,古代有以雙鯉魚形函套裝書信的習俗,如漢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同心齊體:心意相通、情感一致,如同親身在場。
祓除:上巳日于水邊舉行的除災祈福儀式,以香草蘸水灑身或沐浴,寓意驅邪納吉。
此詩創作于上巳日(農歷三月初三),作者因在貢院監考(“考雜文”)未能赴九華觀參與祓禊聚會,故以詩寄贈友人。上巳節有臨水祓禊、宴飲尋春的習俗,詩人因公務缺席,通過此詩表達遺憾,并托友人代為行祓除之禮,傳遞心意。
詩以“不遂赴會”為背景,借“雙魚”寄情、“同心”達意,委婉表達因公務缺席的遺憾與對友人的托付,語言含蓄深情,體現唐代文人以詩傳情的雅趣,是上巳節民俗與個人情感結合的小品類佳作。
春光開,秋雁來, 長風幾度姑蘇臺。不是臺上人, 臺下月徘徊,一樹梧桐生綠苔。
遙夜迢迢論據未央,井梧月色啼寒螀, 感時念往誰不傷。婕妤寵絕辭昭陽, 手中團扇篋中藏。吳姬織紵秋蟬翼, 一絲往復千情積。金粟尺量金斗熨, 為君裁袍為君惜,同盛同衰莫相失。
南窗數度斷韋編,茅塞余心未豁然。 洞極潛虛渾是夢,觀梅卜瓦總非仙。 先天妙處無多畫,太古真時只一圈。 今日從知斯不謬,庖義更出亦何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即更 一作:即當)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叢林起新構,燕坐水云鄉。 本自禪心靜,能令世累忘。 幡花圍書永,鐘梵度宵長。 歸裓新篇富,籠紗映寶坊。
清泚何妨一整巾,蒼巖先自怯登臨。 泛現人物幾榮悴,祗有林泉無古今。 萬個倘容參直節,一泓端欲印無心。 蒼顏還許交同老,羅隱書堂尚可尋。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鳳簪斜倚。笑傲東風里。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風細。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代,過樂清,置酒為別,席間作 一去吳山三改火,我來兩見寒梅。君今先向斗城回。尊前方重別,征騎莫相催。 堪笑人生如逆旅,明年我亦言歸。羨君平步到天涯。吳儂如有問,為我說歸期。
昨夜東風到海涯。繁紅簇簇吐胭脂?;幸上勺映炝T,醉面勻霞韻更宜。|<類說云:花以海名者,皆自海外來。>| 歡未足,困相依。羞將蘭麝污天姿。少陵可是風情薄,卻為無香不作詩。
三五半圓夜,二七素秋天。銀河耿耿,中渡絳節會星軿。寶鵲喜傳佳信,丹鳳歡迎仙仗,瑞彩映珠躔。此意天長久,不比在人間。 多情客,捧香餌,潔賓筵。殷勤拜舞,乞壽乞富乞團圓。宜與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歡洽,喜氣滿江山。今夕莫辭醉,后會是來年。
弱柳舒眉學遠山,四山斜亸綠云鬟。 平湖如鑒一回照,西子明妝濃淡間。
綽約冰姿無語。高步廣寒深處。香露浥檀心,擬到素娥云路。仙去。仙去。莫學朝云暮雨。
幾陣蕭蕭弄雨風。片云微破月朦朧。田家側耳聽鳴鸛,寰海傾心想臥龍。 堯日近,舜云濃。圣仁天覆忍民窮。會看膏澤隨車下,只恐詩人句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