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
師門昔已稱高弟,
樂府今尤說最工。
但遣終身毋叛道,
著書不必似軻雄。
師門昔已稱高弟,
樂府今尤說最工。
但遣終身毋叛道,
著書不必似軻雄。
從前在師門時就被稱為高徒,現(xiàn)在樂府詩尤其被稱贊最為精妙。只要一生不背離圣賢之道,著書立說不必一定要像孟子、揚雄那樣。
高弟:高徒,才學優(yōu)異的弟子。
樂府:此處指樂府詩,張籍以樂府詩著稱,與王建并稱'張王樂府'。
工:精妙,技藝高超。
毋叛道:不背離儒家圣賢之道。
軻雄:孟子(名軻)與揚雄(西漢文學家、思想家),代指古代圣賢學者。
張籍為中唐著名詩人,以樂府詩反映社會現(xiàn)實見長。此詩或為同時代文人對其文學成就的評價。中唐時期古文運動興起,文人更重思想內(nèi)涵而非形式模仿,詩中'著書不必似軻雄'或呼應此思潮,肯定張籍在樂府詩領域的獨特貢獻。
全詩以凝練語言概括張籍的才學根基(師門高弟)與文學成就(樂府最工),并升華至對其學術品格的期許——堅守正道而非機械效仿前人。既體現(xiàn)對張籍的贊賞,亦暗含對文人獨立精神的推崇。
五月南征亟出師,黃塵瞇目汗流衣。衰翁偃仰猶嫌暑,慚愧軍中幾日歸。
青春猶水國,粉堞見流民。擾擾居行色,飄飄旦暮身。自為萬里客,每念四方人。安得春陵作,凄然此地陳。
人品東南第一流,幾回徙倚豁吟眸。雁鴻有信江淮曉,草木無言天地秋。蕭寺僧歸燈影亂,秦樓人醉笛聲愁。當時記得傳香使,鼉鼓逢逢催發(fā)舟。
金烏熔寒波,煙嶼望聳歭。北冥忽郁然,為縱鯤鵬逝。那堪魂兮窅,不待扶搖至。海封問沉疴,百載延未起。昔我青泥洼,何命大而旎。昔我龍興域,倭洋視如己。昔我經(jīng)行處,憂戚皆戰(zhàn)址。遠吊黃海役,約輸馬關恥。近折長空橶,扼腕徒徙倚。豈無授甲日,退思警執(zhí)事。民弱固當振,民昧須重啟。民從唯于信,民蠹散若秕。民乃神之主,民心未可易。國之干城闕,民生未足恃。天下謂熙然,維民得所止。遼鶴今不歸,遺響四海際。云物雖難詳,但以歌永志。
青冥上界多官府,城郭閒居且靜便。留客坐談成橘隱,下簾高臥即壺天。新詩不作人間語,靈藥多從海外傳。乘興有時還過我,小車花下亦軒然。
見說幽居好,分明在眼中。人家溪左右,風俗瀼西東。靜者柴門僻,村墟草徑通。往來迷町疃,物色認梧桐。柳汊容書舫,蘆洲隱釣筒。留人菰米飯,邀鴨竹枝弓。疇昔游觀盛,名藩禮遇隆。談兵資遠略,說劍動群公。嘆息知幾蚤,歸休克令終。養(yǎng)生兼蒔藥,高興托冥鴻。悵望江湖迥,棲遲我輩同。詩成渾想像,于以詠高風。
雪消云凈墨池方,愛殺窗前葉葉長。祗為朝東春得早,風吹一夜紫苞香。無數(shù)花開一兩枝,更栽百畝亦相宜。江南三月春如酒,惱亂蜂兒總不知。
錫作諸峰玉一涓,曲生堪釀茗堪煎。詩人浪語元無據(jù),卻道人間第二泉。
北客南歸感壯懷,吳歌幽怨櫓聲哀。秋深楊柳經(jīng)霜落,江凈芙蓉向晚開。沙鳥亂啼山月上,棹郎清嘯水風來。故園佳麗何年別,老去渾無作賦才。
開門臨白水,對鏡貼黃花。獨宿清溪畔,娉婷惜鬢華。年年三月半,日日夕陽斜。莫逐行云去,行云未有涯。
春日春風江漾沙,官船不發(fā)對山家。山杯一舉山翁醉,笑點青藜數(shù)岸花。
太湖三萬六千頃,如今試吞無一毛。目力未應論近遠,泰山之本只秋毫。七十二山湖面橫,橫斜出沒亂青冥。只疑亦有鈞天奏,驚起魚龍舞洞庭。群山相望有無間,髣髴三生常往還。不用張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孤峰直上散青眸,山峙西東浸碧流。弱水人言三萬里,是間我已到瀛洲。海門湖上東畔開,海東飛仙呼不來。乘桴便欲徑浮去,無人從我復空回。
列艦如城積水前,援枹擁棹出行邊。桔槔氣迸流烏火,組練光搖太白天。鵝鸛一呼風雨集,黿鼉雙駕斗牛懸。即今萬國梯航日,并識君恩浩蕩年。
我為逐日力已磨,疲足癱軀過漯河。斜陽欲墮不能墮,似有人揮魯陽戈。
客邸當良夜,觀空在一庭。月為片水白,云作斷涯青。砌合叢邊露,墻過竹里螢。北窗時偃臥,風起自泠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