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唫
啄木鳥,五花色。朝飛城南,暮飛城北。
老樹無蟲啄,風葉徒惻惻。鳥以蟲為餌,蟲在樹心里。
雨注風刮樹欲死,明年何處哺其子。
爾不見首陽山中蟬,吸露向風煙。又不見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只今樹木高于天。
吁嗟啄木鳥,爾心胡不然。
啄木鳥,五花色。朝飛城南,暮飛城北。
老樹無蟲啄,風葉徒惻惻。鳥以蟲為餌,蟲在樹心里。
雨注風刮樹欲死,明年何處哺其子。
爾不見首陽山中蟬,吸露向風煙。又不見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只今樹木高于天。
吁嗟啄木鳥,爾心胡不然。
啄木鳥,身披五彩羽毛。清晨飛向城南,傍晚飛向城北。老樹上沒有蟲子可啄,風吹樹葉徒自悲切。鳥兒以蟲為食,蟲兒卻藏在樹心深處。大雨傾注、狂風刮起,樹木即將枯死,明年到哪里哺育幼鳥?你沒看見首陽山中的蟬兒,吸飲露水面對風煙;又沒看見延陵江上的雁群,在平田里啄食稻谷,如今樹木高聳入云。可嘆啄木鳥,你的心為何不能如此?
五花色:五彩斑斕的羽毛。
惻惻:形容風吹樹葉發出的悲切聲響。
餌:食物,此處指啄木鳥的捕食對象。
首陽山:古代名山,此處泛指山林。
延陵:古地名(今江蘇常州一帶),此處泛指江邊。
吁嗟(xū jiē):感嘆詞,表示嘆息。
胡不然:為何不如此,指為何不像蟬、雁的生存方式。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觀察自然生態時,通過啄木鳥的生存困境,反映對生命個體適應環境方式的思考,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
全詩以啄木鳥為中心,通過其覓食困境與蟬、雁的對比,揭示生存方式的差異,表達對生命適應力的關注。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切,體現詩人對自然生命的細膩觀察。
高架添風韻,芳醪共姓名。蘇州凝燕寢,疑是此香清。
凄涼梧葉變,芬馥桂花秋。日夕湖皋勝,哦詩憶舊游。秋至池閣靜,天高林薄疏。西園有佳處,那得與君俱。采藥侵晨入亂峰,宿云無處認行蹤。歸來應念塵中客,寄與玄芝手自封。
塞垣古木含秋色,祖帳行塵起夕陽。
東籬花數本,歲歲復重陽。灌溉慈親力,清泠處士香。摘來添菽水,餐去帶冰霜。一卷離騷在,清修不敢忘。
釣石不知游客老,人人過此一登吟。江門風月江門水,那似琴岡得意深。
江柳絮濛濛,游方入剡中。山藏神禹穴,草長越王宮。線衲春沾雨,蒲帆曉趁風。禪心已無礙,去住本來同。
落日放船好,蹉跎計未成。獨憐歸鴻晚,遙聽亂鴉驚。戍柝縈詩思,江聲入旅情。明明天上月,多半照浮生。
藹藹春云滋,巖溜滴泉乳。獨留一泓碧,去作人間雨。
龍馬圖猶在,麒麟使亦傳。羲皇心不死,孔子夢難圓。
南海滄波遠,東山宿霧深。清秋連夜月,吾道百年心。勿藥聞新報,無弦對古琴。相思不相見,青壁一千尋。
仙華學杜詩,其詞拙而古。如我寫蘭竹,無媚有清苦。
虎山橋外水如煙,雨暗湖昏不系船。此地人家無玉歷,梅花開日是新年。
歲盡飛鴻不到家,尚將長鋏在天涯。呼盧且醉咸陽酒,騎馬頻看上苑花。白首校讎成寂寞,金門留滯愧清華。廣文不道官如水,彩筆分行奪錦霞。
流云曾不系,泛梗卻淹留。百事禽遭隼,孤居鵲讓鳩。舉燈聊問影,聽雨忽垂頭。所憶逃形者,何天借一丘。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齋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壹陰兮壹陽,眾莫知兮余所為。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近兮愈疏。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柰何,愿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