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
漠漠云元際,茸茸草漸齊。
花繁從徑窄,溪漲覺橋低。
捎堞巢梁燕,銜魚沒浪鵜。
偶來松下坐,斜倚看澆畦。
漠漠云元際,茸茸草漸齊。
花繁從徑窄,溪漲覺橋低。
捎堞巢梁燕,銜魚沒浪鵜。
偶來松下坐,斜倚看澆畦。
漠漠云霧無邊無際,茸茸春草逐漸整齊。繁花茂盛即使路徑顯窄,溪水上漲感覺橋身降低。掠過城堞梁間燕子筑巢,銜著游魚沒入浪中鵜鶘。偶然來到松下坐歇,斜倚著看農人澆灌菜畦。
漠漠:廣闊無邊的樣子。
元際:即無界,無邊際。元,通'無'。
茸茸:草初生時柔軟細密的樣子。
從:同'縱',即使。
捎堞(shāo dié):掠過城墻。捎,掠過;堞,城墻上的矮墻。
鵜(tí):指鵜鶘,水鳥名。
澆畦(qí):澆灌菜田。畦,分成塊的田地。
此詩約作于大歷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奉節)期間。此時詩人雖仍處漂泊,但暫得安定,詩中通過觀察自然景物,記錄了春日里偶然閑適的生活片段。
全詩以'寓目'為題,即眼前所見,通過八句工整的寫景,展現春日郊野的生機與鄉居的寧靜。詩中無激烈情感,卻以細膩筆觸傳遞出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珍視,是杜甫詩歌中少見的輕松之作,體現其創作風格的多樣性。
隴西蒼??結巢高,
本為無人識翠毛。
今日籠中強言語,
乞歸天外啄含桃。
龍門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
久待尊罍臨鐵甕,長憶相招宿華館,數宵忘寢盡寒燈。
松門高不似侯門,蘚徑鞋蹤觸處分。
遠事即為無害鳥,知伴李膺琴酒外,絳紗閑卷共論文。
豐衣足食處莫住,
圣跡靈蹤好遍尋。
忽遇文殊開慧眼,
他年應記老師心。
冰壓霜壇律格清,三千傳授盡門生。
禪心盡入空無跡,
終思相約岷峨去,不得攜筇一路行。
莫向孤峰道息機,
有人偷眼羨吾師。
滿身光化年前寵,
清吟但憶徐方政,
應恨當時不見時。
堪憶春云十二峰,
野桃山杏摘香紅。
王孫可念愁金鎖,
從放斷腸明月中。
東海儒宗事業全,冰棱孤峭類神仙。
詩同李賀精通鬼,篇章幾謝傳西楚,空想雄風度十年。
多病多慵漢水邊,
流年不覺已皤然。
舊栽花地添黃竹,
八行書劄君休問,
不似風騷寄一篇。
秋蔬數壟傍潺湲,頗覺生涯異俗緣。
詩興難窮花草外,
寄向東溪老樵道,莫催丹桂博青錢。
烘焙幾工成曉雪,輕明百幅疊春冰。
何消才子題詩外,分與能書貝葉僧。
秋泉一片樹千株,
暮汲寒燒外有余。
青嶂這邊來已熟,
即問沃州開士僻,
愛禽憐駿意何如。
南望衡陽積瘴開,去年曾踏雪游回。
謾為楚客蹉跎過,終尋十八高人去,共坐蒼崖養圣胎。
休問蒙莊材不材,孤燈影共傍寒灰。
忘筌話道心甘死,相疏卻是相知分,誰訝經年一度來。
四絕堂前萬木秋,
碧參差影壓湘流。
閑思宋杜題詩板,
一日憑欄到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