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黃臺
古臺重眺覽,日色帶沙黃。
雨水三春少,風煙萬里長。
時時防寇盜,處處罷耕桑。
老淚不須墮,經綸有廟堂。
古臺重眺覽,日色帶沙黃。
雨水三春少,風煙萬里長。
時時防寇盜,處處罷耕桑。
老淚不須墮,經綸有廟堂。
再次登上古老的黃臺遠眺,日光映照著沙地一片昏黃。春季三個月雨水稀少,風卷塵煙彌漫萬里之廣。時時都要防備盜寇侵擾,處處都已停止耕作蠶桑。老年人不必傷心落淚,國家大事自有朝廷謀劃。
重:再次。眺覽:遠眺觀賞。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
罷:停止。耕桑:耕作與蠶桑,代指農業生產。
經綸:原指整理絲縷,此處指治理國家的謀略。廟堂:指朝廷。
此詩約創作于戰亂頻發、災荒肆虐的年代,詩人再次登臨黃臺,目睹民生凋敝、社會動蕩的景象,有感而發寫下此作。
全詩以登臺遠眺為線索,前半寫景凸顯環境惡劣,后半敘事揭示民生困境,尾句轉寫對朝廷的期待,層次清晰,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關切國事民生的情懷。
清唱合琵琶,當年碧玉家。弄殘催酒急,抱重向燈斜。久別愁江樹,重聽隔院花。淚多思舊事,不是客天涯。
停云之思兮,思不能已只。予兮斯棲,有山有林有園有田只。山崖卓拔,居輒拮據只。林木蔽芾,時而濛翳只。丘樊衍沃,味所茹蓄只。田疇嶕峣,食以菑畬只。仰瞻扶輿,宇宙隨所寓只。來今往古焉有窮只。予兮斯棲,復吾廣居只。仰止昔人返吾誠只。道以為徑由適趍只。德以為宅直而方只。體仁為防,遵義為范只。大中至和心之醇只。閎文鉅章道所載只。持敬弗愆主厥一只。溥博其淵慎茲獨只。制以衡轍為德輿只。操其淄潾增澡礪只。執中無隅神無方只。心君湛然凈以虛只。圣哲同皈永矢蹈只。停云而思遠溯游只。麗澤其鮮胡盍簪只。澆風頹波曰漂宕只。孰偕寤言中心樂只。平陸修阻慨邈悠只。舟車莫從奚促席只。洞視千古等須臾,伐木以歌悵吾悲只。
喧喧春鳥報新晴,不遣春愁眼底生。擬約芙蓉洲上坐,暫分私地聽蛙鳴。
自愆自作辯難盦,可聽虔虔詠再三。睿圣難窮智有限,孽由天作盡愚談。
寒山夜蒼蒼,清狷數聲響。風生蘆葦鳴,水落洲渚廣。月暗知潮來,時聞人蕩槳。
猛上臨光殿,生擒歸命侯。師心無學術,與子失貽謀。
親承鎖鑰鎮雄關,擬復中原濟險艱。興晉預陳淝水陣,覆吳思保會稽山。何期狼跋難回顧,遂至龍髯不可攀。入贛出閩今已矣,旌旗凄斷故鄉還。
度漠滅天驕,歸來意氣豪。霓旌回瀚海,羽蓋指臨洮。少婦迎珠勒,親兵賜錦袍。勛多明主記,不解假錢刀。
草木萋萋水自流,微風徐動拂人柔。溪灣日暮無人至,一派清漪浸石頭。
朝廷遣使航東海,萬里南來送璽書。著屐登山良不惡,分符典郡復何如。李蘇事業千年后,吳越封疆百戰馀。今日養民方急務,肯將徵算及舟車。
塵途忽到此,世事頓相違。月色輕隨馬,松枝亂拂衣。相逢青滿眼,并對綠成圍。便作幽棲得,何須問釣磯。
城南江上逢中秋,城南石梁初截流。長虹一道貫秋色,中分百里江南州。殘露消盡魚尾黑,金蛇翻動三江白。冰輪擁出碧玻瓈,照見釣龍臺上客。臺中之客懷古心,黃河太華三登臨。今年攜月醉臺畔,越水越山為月吟。無諸城里人如海,無諸故冢埋殘靄。無諸臺上草離離,龍去臺空三十載。昔龍已去江悠悠,今龍雖在人未求。懷珠豈立此臺下,要上黃金臺上鉤。乾坤四顧渺空闊,詩書亢氣行勃勃。合沙古讖此其時,天下英雄求一決。南臺月照男兒面,豈照男兒心與肝。燕山買駿金萬斛,萬里西風一劍寒。
雄才試名郡,歷歷聞政聲。北闕既拜命,南風搖雙旌。濠梁遠入望,淮水還澄清。使君入城郭,竹馬爭相迎。念昔龍飛地,人文秀而明。催科政仍拙,報答攄忠誠。
古寺遙看入碧空,竹間石徑暗相通。九重宮闕云霄里,千里山河指顧中。地迥自應消暑氣,樹高偏易起秋風。翠微舊址今安在,不用殷勤問遠公。
貪語酒寒頻,新年見故人。別時煙寺晚,歸路雪江春。造次燈前面,蒼茫舶上身。明朝楚花發,莫嘆縣廚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