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余正安
不歸無補乞歸難,白發蕭疏不耐寒。
又辦肩輿扶老病,將隨翠輦渡桑乾。
銀河飛瀉石梁清,日照屏風九疊明。
誰似匡南余侍講,仰高臺上看云生。
不歸無補乞歸難,白發蕭疏不耐寒。
又辦肩輿扶老病,將隨翠輦渡桑乾。
銀河飛瀉石梁清,日照屏風九疊明。
誰似匡南余侍講,仰高臺上看云生。
無法歸鄉對國事無補,請求歸鄉又困難重重;白發稀疏,難以忍受秋寒。又備下轎子扶持老病之軀,即將跟隨皇帝車駕渡過桑乾河。銀河般的飛瀑從石梁傾瀉,清澈動人;陽光照耀屏風九疊山,明麗生輝。誰能像匡南的余侍講,在高臺上悠然仰望云起。
無補:沒有補益,無助于事。
乞歸:請求辭官回鄉。
蕭疏:稀疏,形容頭發稀少。
肩輿:轎子,古代用人力抬的代步工具。
翠輦(niǎn):皇帝的車駕,輦為古代帝王所乘的車。
桑乾:即桑干河,永定河上游,流經今河北、山西等地。
石梁:石橋,或指石梁飛瀑(如天臺山石梁)。
屏風九疊:指廬山屏風疊,因山形如屏風重疊得名,李白《廬山謠》有“屏風九疊云錦張”句。
匡南:廬山之南,匡山為廬山別稱。
侍講:官職名,為皇帝或太子講學的文臣。
此詩應為作者晚年隨皇帝出行途中寄贈友人余正安(曾任侍講)所作。詩中“隨翠輦渡桑乾”點明隨駕行役背景,“匡南余侍講”則指向余正安退居廬山之南的閑適狀態,反映了詩人在行役奔波中對友人閑居生活的向往。
全詩通過自身老病隨駕的艱辛與友人匡南看云的閑適對比,既表達了對歸鄉不得的無奈,又暗含對友人超脫生活的傾慕。前半敘事沉郁,后半寫景明麗,情感層次分明,語言質樸而意蘊悠長。
疏影落毿毿,相思心上擔。東風吹不醒,昨夜夢江南。
故國別來久,懷歸未得歸。身長隨夢到,事每與心違。道路猶荊棘,山林自蕨薇。湘江春雨里,花木又芳菲。
去年秋后,總是愁時候。走馬章臺怕回首。將離花勸將離酒。相思淚落相思豆。北來鴻,東來鯉,今年又。算念得何郎詩上口。算攜得荀郎香滿袖。欲把平原買絲繡。令人愁是春山皺。令人喜是秋波溜。喜也彀。愁也彀。爭消受。
黃龍山北樹含煙,白馬亭東水拍天。傳道樊城風景好,酒家樓閣鏡中懸。
一位無心入圣裁,姓名不到郭公臺。閒移藜杖看云度,靜埽松軒待月來。未把酒杯傾懶舉,試拈書冊手慵開。荒才自信非鄒樂,安處青山有底猜。
月滿秋中,算幾度、客中閒過。笑猶是、萬人海里,一氈坐我。依約江亭鷗喜聚,嵌空古樹龍騰破。趁驢蹄、得得恣幽尋,西山左。織丑繭,如蠶裹。思親淚,如鉛墮。只舉杯沈醉,離懷較可。旅舍漸沈銀漏箭,宮城已下金吾鎖。怯歸來、清影倚窗紗,科頭坐。有個詞人,紀舊日、高軒來過。尚傳誦、催妝詩句,賀郎賀我。忽忽萍蹤和水逝,依依花影留云破。竟碧油、幕下老奇才,君何左。廣寒闕,重重裹。丹桂粟,紛紛墮。道青天碧海,寓言差可。多病多愁拋歲月,無名無利空韁鎖。和君詞、遠寄路三千,應驚坐。
夫人遂與甘陵似,不遇華陀絕可憐。更比炎妻新乳死,倉皇何處得神仙。
晨光曙。遙見□灼文奎,照天心處。峨眉棱上西飛,北魁南極,騰輝燦麗。神皋地。爭看碧幢旗戟,藹然佳氣。深深有美堂中,繡幃□幕,笙歌不住。知是元戎初度,玉觥頻舉,云堤煙市。時聽笑聲,都人相賀相語。人人說是,活佛生今世。襟懷內、嚴霜瑩月,春風秋水。文肅貂蟬貴。南豐學問,文昭節義。若問莊椿歲。堪誰比,清源曾公壽齒。郎君宥府,袞衣榮侍。
無懷三兩人,裹糧雜乾豆。連日醉鄉游,不記歸時候。少壯游醉鄉,別離三十載。舊路渺漫漫,賴有指南在。昨日游醉鄉,今朝涉汝水。回首峴山城,蕭蕭烏桕樹。烏桕飄紅葉,紛紛下碧溪。別離無限恨,詩成不忍題。
木蘭春漲與江通,日日江潮送曉風。此水還應接鄞水,為誰流下海門東。
摘葉尋枝我不能,和根拔出示眾生。只這菩提本無樹,撩天映岳碧層層。
酒滿金樽月滿輪,月沈輪影在金樽。更深坐久詩喉渴,一舉金樽和月吞。
畫棟接花宮,名賢想像中。前朝瞻令德,異代仰高風。古木捎檐碧,滄波浴日紅。衣冠看后裔,蘋藻薦何窮。
天乎難問,載云旗五色,逢迎山鬼。思折瓊枝嗟遠道,羞與蹇修為理。飲石泉兮,入修門些,上下悠悠只。悲哉秋氣,傷心極目千里。眾女謠諑蛾眉,無南無北,到處機蓬矢。叢桂連蜷招隱士,歲晚淹留何事。蘭枻蓀橈,螭驂虬駕,我欲歌離世。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誰是。
胸涵陽秋筆,眼高古今宙。周子定可人,萬象棲一咮。眇睨紈綺郎,自詭多文富。世有九鼎珍,唾去不渠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