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梅送校官赴嶺南
一命微官萬里程,講筵清對魯諸生。春風到日人應到,贏得梅花滿路迎。
南度梅關第一州,之官偏稱少時游。過家喜拜雙親健,莫遣王程久滯留。
一命微官萬里程,講筵清對魯諸生。春風到日人應到,贏得梅花滿路迎。
南度梅關第一州,之官偏稱少時游。過家喜拜雙親健,莫遣王程久滯留。
你帶著低微的官職踏上萬里征程,曾在講學的席位上與山東的學子們清雅相對。春風吹到嶺南之日你也應抵達,那時定能贏得一路梅花相迎。南過梅關便是嶺南第一州,此次赴任正合你年輕時游歷的舊愿。路過家鄉欣喜拜見健康的雙親,莫要讓公務行程長久耽擱。
一命微官:周代官階從一命到九命,一命為最低等級,此處指低微的官職。
講筵:講學的席位,指校官授課的場所。
魯諸生:指山東的學子,魯為山東簡稱,代指校官此前講學之地。
梅關:位于江西大余與廣東南雄交界處的古關隘,是中原通往嶺南的重要通道。
之官:赴任為官。
王程:指公差的行程,即朝廷規定的赴任期限。
此詩應為詩人為友人赴任嶺南校官時所作。校官雖官職低微,卻需遠涉萬里赴任,詩人以‘題梅’為題,既呼應嶺南多梅的地域特色,又借梅花寄寓對友人高潔品格的贊許,同時結合其‘少時游’的經歷與‘過家拜親’的溫情,表達對友人旅途順利、家庭美滿的祝愿。
全詩圍繞‘送校官赴嶺南’展開,通過行程、講學、歸鄉等細節,既展現友人的責任與情懷,又傳遞深切的送別之情。以‘梅’貫穿全篇,既點題又增雅趣,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贈別佳作。
銀塘打盡萬銀梭,岸上笭箵來正多。船載月明猶有月,無船無月欲如何。
迸月川魚躍,開云嶺鳥翻。徑斜荒草惡,臺廢冶花繁。
午門晴旭飏輕芃,拜領溫綸竟莫辭。八座敢夸三珥貴,千金不換五花騎。休論孟德頭風事,絕勝楊侯耳熱時。老去毛君頭未禿,玉堂閑寫賜貂詩。
陋巷原無客到門,草堂爐火愛微溫。閑來剪個宜春字,貼上蘭花小瓦盆。
津吏臨堤問,湖官隔水來。乘桴新竹貢,筑室舊民回。暮草蚊飛猛,秋云鳥唳哀。長星下天末,風露一襟開。
白蓮花勝撮云輕,百物蕭蕭漸欲寧。珍重螢光千宛轉,為吾舞落一生心。
天公何見戲,凡事每相乖。應知今夜秋半,故□放云霾。不遣姮娥窺戶,空使騷人賞客,尊俎預安排。無復弄清影,只自黯愁懷。下簾櫳,收綺席,罷金釵。誰能為我,叩廣寒玉殿令開。待得良辰美景,卻遇凄風苦雨,好事實難諧。高臥清無夢,檐溜滴空階。
往事繁華逐水流,西風吹夢到揚州。花心不與青春競,冰雪蕭蕭過九秋。
楊柳裊裊任風吹。心要欺風風不知。引得塵沙滿堤岸,朝來壓折柳條枝。
薄宦將三載,高情有二君。天涯漫萍梗,雨下憶蘭熏。四海習鑿齒,千年揚子云。東鄰無百室,猶自嘆離群。
風濤亭下萬山低,度壑緣厓信杖?。杜若波澄池鳳浴,桄榔月皎峽猿啼。靈源有物云應護,大頂通霄路不迷。誰頌觀音初出世,鏗鏘鐘鼓石門西。
不知星子隕何年,巖洞空明勢若懸。好挽石牙窺秘穴,忽從山后達諸天。廚供野酌寒吹葉,僧送清茶細引泉。買得小舟尋別勝,蓬壺歸路已茫然。
宴罷春盤轉曉風,乾坤生意浩無窮。宿云新卷山前雨,元氣淋漓萬木中。
仰止爛柯山,故人渺何許。行舟不可艤,回首重延佇。涼風吹客衣,秋樹濕殘雨。多情雙鷺鷥,翩翩向洲渚。
鼠尾釘頭草復欹,也無文采也無奇。古今多少平常語,同病之中自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