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三關
我手何似佛手,摸得枕頭背后。不覺大笑呵呵,元來通身是手。
我腳何似驢腳,未舉步時踏著。一任四海橫行,倒跨楊岐三腳。
人人有個生緣,各各透徹機先。那吒析骨還父,五祖豈藉爺緣。
佛手驢腳生緣,非佛非道非禪。莫怪無門關險,結盡衲子深冤。
我手何似佛手,摸得枕頭背后。不覺大笑呵呵,元來通身是手。
我腳何似驢腳,未舉步時踏著。一任四海橫行,倒跨楊岐三腳。
人人有個生緣,各各透徹機先。那吒析骨還父,五祖豈藉爺緣。
佛手驢腳生緣,非佛非道非禪。莫怪無門關險,結盡衲子深冤。
我的手與佛的手有何相似?隨意一摸竟能觸到枕頭背后。忍不住大笑出聲,原來渾身都是手。我的腳與驢的腳有何相似?未抬步時已踏實了地面。任它走遍四海,倒跨楊岐的三腳又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緣,各自早已通透了機鋒。那吒析骨還父斷塵緣,五祖弘忍何曾依賴祖上。佛手、驢腳、生緣三關,既非佛道也非禪。莫怪這無門關險峻,實是讓無數僧人深陷參究之苦。
黃龍三關:禪宗黃龍派創始人慧南禪師為勘驗學人悟境所設的三個話頭,即‘佛手’‘驢腳’‘生緣’。
楊岐三腳:楊岐派禪法的機鋒手段,此處指突破常規的修行路徑。
那吒析骨還父:出自《封神演義》,喻指徹底擺脫對外在依賴,直見本心。
五祖:指禪宗五祖弘忍,此處強調修行需自證,而非依賴外緣。
衲子:指身著衲衣的僧人,代指參禪者。
無門關:借指禪宗公案集《無門關》,喻指參究三關如過險關。
此詩為宋代禪宗黃龍派創始人慧南禪師闡釋‘黃龍三關’所作。慧南身處北宋禪宗繁榮期,為糾正學人參禪流于口頭禪、執著文字的弊端,特立‘佛手’‘驢腳’‘生緣’三關,通過機鋒問答勘驗學人是否真正悟得‘即心即佛’之旨,此詩即對三關深意的通俗解讀。
《黃龍三關》以通俗語言闡釋禪宗機鋒,通過三關話頭破除學人參禪的執著,強調‘觸處皆道’‘自證自悟’的核心思想。作為黃龍派的重要文獻,其以峻烈的機鋒風格影響后世禪宗勘驗方式,是理解宋代禪宗‘看話禪’的關鍵文本。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 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鷗雨分涼,魚云織暝,一蓬山色依然。瘦影斜陽,碧天搖夢成煙。仙山依舊無消息,奈東風、換了啼鵑。剩樽前、點點殘紅,飛近箏弦。 憑欄休說當時事,只叢祠簫鼓,流水鴉邊。一片凄陰,可堪送我華年。天涯何處無芳草,到春深、便覺堪憐。好留連、未是黃昏,休促回船。
春水綠吳舲。江湖聽雨程。二十年、夢醒銀燈。又是江南梅子熟,有幾點、打窗聲。 殘月冷如冰。愁人心上明。一絲絲、淚寫吳綾。門外綠楊風正起,休念與、落花聽。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雁,行路艱難。青泥小劍關,紅葉湓江岸,白草連云棧。功名半紙,風雪千山。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林深藏卻云門寺,回首若耶溪。 苧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 神仙何處,燒丹傍井,試墨臨池。 荷花十里,清風鑒水,明月天衣。
青苔古木蕭蕭,蒼云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