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詞
章臺一種異隨堤,帶雨含煙萬樹齊。不惜贈郎扳拆去,任隨征旆走東西。
學畫脩眉兩葉長,美人曉起斗清揚?;w如雪隨風舞,江北江南總斷腸。
章臺一種異隨堤,帶雨含煙萬樹齊。不惜贈郎扳拆去,任隨征旆走東西。
學畫脩眉兩葉長,美人曉起斗清揚?;w如雪隨風舞,江北江南總斷腸。
章臺的柳枝與隋堤的柳枝別具一格,帶著細雨含著煙靄,千萬棵柳樹整齊排列。不吝惜為郎君折下柳枝相贈,任它隨著出征的旗幟飄向東西。學著描畫細長的雙眉,美人清晨起來比試眼波清亮。柳絮像雪一樣隨風飛舞,江北江南處處都是令人斷腸的景象。
章臺:漢代長安章臺街,多植柳樹,后常代指柳林或送別之地。
隨堤:即隋堤,隋煬帝時沿汴河所筑長堤,遍植柳樹,為著名柳景。
征旆(pèi):出征的旗幟,代指遠行的人。
脩眉:細長的眉毛,脩同“修”。
斗清揚:比試眼神的清澈明亮,“清揚”指目明。
斷腸:形容極度悲傷,為古詩中常見的離愁表達。
《柳枝詞》為古代常見樂府詩題,多詠柳寄情。此詩或創作于送別頻繁的時節,詩人借柳的意象,反映古人以柳贈別(“柳”諧音“留”)的習俗,表達對離人漂泊的關切與愁思。
全詩以柳為線索,前四句寫折柳贈別,任隨征人遠去;后四句轉寫女子畫眉、柳絮紛飛,深化離愁。語言簡練,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詠柳寄情之作。
高林霜落萬星攢,論品先應薦太官。不是詩家評素定,閩南合讓荔枝丹。
灝氣集云壑,群峰微雨晴。商飆起蘋末,木葉澄秋聲。山色依孤棹,天寒潮信平。滄浪有清處,可以濯吾纓。
為愛春光好,彳亍步野蹊。雨馀花露重,風定草煙低。到處鶯啼樹,誰家燕啄泥。老翁堪入畫,獨釣綠楊堤。
紫皇宮闕開中天,鸞書晝下邀群仙。神霝玉斫新蹄圓,蹀躞上送雙嬋娟。虹垂橋,云沓路。鞭敲風,馭騰霧。寶幢金節相后先,宛在銀河影邊渡。侍兒顏色春花明,照耀十二樓五城。飄飄宮徵相諧鳴,按歌齊唱《升天行》。《升天》未成曲,愁壓巫山綠。朝朝暮暮湘水深,湘妃帝子徒勞心。東飛烏,西飛兔,海變桑田知幾度?燭龍肯緩羲和轡,流光應向人間住。流光不住將奈何,坐令蛾黛秋霜多,手摩銅狄嗟蹉跎。人生誰似學仙好,翠掃鬢華長不老,下視寰垓入煙草。岧峣瓊臺夢,要眇丹霞姿,旁人可望不可追。佩環一落空中響,世上猶存千載思。
選勝尋常此地行,春日望湘湘更明。白浪逼連陽羨樹,青山半掩闔閭城。樓臺高下千家柳,阡陌東西幾處鶯。忽憶從前舊游處,無端愁思一峕生。
春水有秀色,野云無俗姿。
峰北峰南法界中,杖藜來往夕陽鐘。時過花洞逢游鹿,夜咒珠臺放釣龍。七字詩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羨師方外全無事,只個蒲團又過冬。
龍游宮沼鳳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綿蕝草儀三日具,大亨饗帝五云交。執輿已信神為馬,和鼎寧容祝代庖。八月涼風張樂地,頌聲洋溢播云巢。圣遠言湮感墊昏,河汾千載最知恩。垂紳論道稱前古,束發明經奉至尊。車騎身從游汗漫,庭闈心在視寒溫。朝回未覺歸途晚,斗柄西移揭角根。
一夢換來添雪齋,無名花落滿殘階?;腥焕湓驴彰鞯?,收爾癡心收我骸。
今冬寒多忽作暖,羊脂臘酒青磁碗。達曙留連歌笑言,蓮花漏水今宵短。點燭侍兒熏繡衾,新綿細帖令人懶。始怪明星出不低,何來曙鳥啼都滿。疏窗小竹真蕭瑟,淺帳寒梅動疏散??褪〗浿獰o印開,祠曹報說添人管。北闕云霞青鬢疏,南朝煙月歸心款。鐘鼓空思長樂宮,江山別筑忘憂館。四十頭顱君不知,為看年來衣帶緩。
萬點青山一曲溪,門闌疑是辟塵犀。筆端更有詩中畫,細細冥搜為品題。
輦路曾聯花底轡,釣磯共著雪中蓑。璧瑕自是難為掩,言玷誰云不可磨。煩錦繡腸施月斧,洗箏笛耳聽云和。兩翁弄此窮生活,戶外渾無客屨過。經旬積潦慵扶杖,拂曉新晴喜曬蓑。掣電光陰難把玩,浮云富貴易消磨。蝸牛廬只依通德,蟲蠹書猶在善和。除是鬳翁名父子,別無好事者經過。矍鑠翁徒誇被甲,玄真子自愛衣蓑。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猶將鐵硯磨。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鳴寒苦幾時和。木魚差異炎涼者,不鄙柴門夜夜過。賓戲兩翁迂闊甚,金章換得笠并蓑。君從老艾傳衣缽,仆似元城耐搗磨。歲晚石交惟竹伴,古來鼎味待梅和。凍泥滑滑村居僻,今雨無人肯見過。不羨上公被雉袞,寧為野老著牛蓑。素無文思加衰竭,薄有時名合折磨。幸老舍人工潤色,逢新天子建中和。子來猶自商歌在,舊友何須裹飯過。盡卸絲鞭并席帽,全裝雨笠與煙蓑。國南秦畤壇方筑,塞北燕然石未磨。本草書難壽炎帝,長繩系不住羲和?;叵衫稍谌碎g世,萬一飄然袖劍過。趁潮生處先拋網,臥月明中不脫蓑。晚學銅人緘不語,早知鐵漢鈍難磨。囁嚅吾欲多長慶,鉤畫君真逼永和。自剔燈花看吟草,夜闌不覺曉牌過。
青山長許白云遮,林靄多端擁石霞。曉山素面朝天出,暮山微黛使人誇。朝暮看山山不厭,山容山意為我賒。混沌胸前時鑿竅,虛空眼際日生花。獨秀峰頭煙抱玉,七星巖頂月飛華。虞山遙對湘山竹,漓水微同汨水沙。幽人占盡看山眼,山不遠人人自遐。愿作山泉通落澗,愿隨澗水入天涯。嶺梅開遍催秾李,籬菊飄馀壓露葭。相思江畔幾回立,銀河阻絕斷星槎。惟有寒山朝暮色,飛光滴艷滿清洼。此日看山兼憶水,使予愁緒益參差。
不在尋求不在參,誰分西北與東南。云川試入西庵去,三圣元來共一庵。
浮生無計挽流光,歲月催人似箭忙。屈指又驚秋欲到,曉來微雨試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