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曲 其一
老樹槎芽知幾年,
結根更在蒼崖巔。
雪深三尺凍不折,
春條森森臨風前。
老樹槎芽知幾年,
結根更在蒼崖巔。
雪深三尺凍不折,
春條森森臨風前。
老梅樹枝椏錯雜,不知已生長多少年,根系更深深扎在陡峭的山崖頂端。三尺深的積雪嚴寒也無法壓折它,春天的枝條茂密挺拔,迎風舒展。
槎芽(chá yá):同“槎枒”,形容樹枝錯雜、參差不齊的樣子。
結根:植物根系盤結,此處指梅樹扎根。
蒼崖巔(diān):青色陡峭的山崖頂端。
森森:形容枝條茂密、挺拔的樣子。
凍不折:因嚴寒冰凍而不被壓折。
此詩或為詩人借梅詠志之作。古代文人常以梅喻志,推測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經歷困境或推崇堅韌品格相關,通過描寫梅樹生長于懸崖、抗寒迎春的特性,暗含對自身或理想人格的期許。
全詩以梅樹為核心,通過環境渲染與形態刻畫,突出其“凍不折”的堅韌與“春條森”的生機,托物言志,語言質樸而意象鮮明,是詠梅題材中贊美生命力的典型之作。
報賽年年泊畫橈,松滋祠宇咽寒潮。幾家臨水成墟落,一半漁莊一半窯。
有舟浮覆,紼纚是維。栝楫松棹,有若龍微。□津經險,越濟不歸。思友長林,抱樸山嵋。守器殉業,不能奮飛。
莊周悲殺雁,本為不能鳴。寧識山陰誤,能鳴亦就烹。
古色蒼寒倚太空,旁無附麗屹當中。要知獨拄東南角,不是人間培塿雄。
果孰知幼安懷抱。算君領略非少。蘭成詞賦石麟筆,圖畫當為寫照。天亦老。莫莽說天涯何處無芳草。樓當古道。對河冷霜凄,西風殘照。但見絲絲裊。荒涼景,彷佛西溪東泖。同是歸飛倦鳥。吾狂恨古無人見,且倚危欄醉倒。人已渺。今猶念小山亭上殘春好。風花易了。何當日壽皇,目為怨語,恨付碧天杪。
年年秋意緒,多向雨中生。漸欲煙火近,稍憐衣服輕。詠詩閑處立,憶事夜深行。濩落尋常慣,凄涼別為情。
好奇無奈洛原子,躡屐去登西華山。懸石獨沿鐵索嶺,浮云笑指玉門關。身浮萬疊煙霞上,語落三峰紫翠間。欲喚謫仙沽一醉,旗亭秋草雨斑斑。
自昔偏安地,于令息戰侵。江穿巫峽隘,山鑿鬼門深。濁浪魚龍黑,寒天日月陰。夜猿啼不盡,凄斷故鄉心。
側聞世事亂如絲,不似山中掩耳時。俗子豈知黃犬嘆,先生獨賦白駒詩。少歸栗里猶嫌晚,老識荊州未恨遲。回首定山空抱愧,西風塵土日奔馳。
世味漸闌如嚼蠟,惟詩直恐死方休。四時風月元無盡,萬里江山更擬游。一身頂踵無非病,兩飯齏鹽亦闕供。正可清言學夷甫,不須豪氣似元龍。枳籬莎徑入荊扉,中有村翁百結衣。誰識新年歡喜事,一雞一犬伴東歸。身似匡廬老病僧,閉門一衲坐騰騰。雨聲驚斷長安夢,惆悵西窗夜半燈。
園廬秋方晏,芳樹晚條稀。寒燈聽雨罷,淡月出林微。暝色乍延浦,河流欲漫磯。如何此時賞,幽抱共依依。
隱幾悲生事,披衣聽曉舂。市聲含慘淡,官計但彌縫。巫女醉談鬼,蠻花紅耐冬。養癰在窮谷,遺恨到寒蛩。
治邑即治家,愛民如愛己。不須馳廣莫,觀遠自近始。君才成風斤,鼻堊有馀地。吾言尚敢狂,快處須反視。
羅浮山下野橋邊,冰雪姿容異往年。醉后不須銀燭照,暗香疏影故依然。
蘭出朱明,翩翩鳳凰孫子。笑麻姑、繡裙難似。觸飛絲,穿落粉,盡他春戲。更誰人,逍遙漆園如爾。鶯捎不去,纏綿一生花底。與風流、綠毛丁髻。共收香,到靜夜,方開雙翅。怕嬌娥,輕羅撲傷金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