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隆山書院西樓
半空云霧擁層樓
中有仙人駐遠眸
千古圖書藏石室
萬家煙樹繞溪流
新詩取壓吳山會
健筆能扛浙海秋
此地清高遠塵世
好從他日證瀛洲
半空云霧擁層樓
中有仙人駐遠眸
千古圖書藏石室
萬家煙樹繞溪流
新詩取壓吳山會
健筆能扛浙海秋
此地清高遠塵世
好從他日證瀛洲
半空中云霧簇擁著層層高樓,樓中有仙人凝望著遠方。千年的書籍珍藏在石屋中,千萬戶人家的煙樹環繞著溪流。新寫的詩作足以壓過吳山的雅集,剛健的筆力仿佛能扛起浙江的秋意。這里清幽高遠遠離塵俗,希望將來能在此印證仙境的存在。
層樓:多層高樓。
駐遠眸:凝視遠方。
石室:指藏書的石質房屋。
吳山會:吳地(今江浙一帶)的文人雅集。
健筆:剛健有力的文筆。
瀛洲:傳說中海上三仙山之一,此處喻指超凡之境。
隆山書院為古代文人聚集、藏書講學之地。詩人登樓遠眺,見云霧繚繞的書院與周邊煙樹溪流相映,聯想到藏書的文化傳承與文人雅集的盛況,因而創作此詩,抒發對書院環境與人文底蘊的贊賞。
全詩以登樓所見為線索,由景及情,既描繪了隆山書院清幽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文化積淀,又通過“新詩”“健筆”等句凸顯文人雅趣,尾句以“瀛洲”作結,將現實之景升華為超脫塵俗的理想境地,主題鮮明,意境深遠。
瓊苞玉屑,問天公、底事亂拋輕墜。城郭山川都一樣,那得個般清氣。謝女才情,如何只道,柳絮因風起。比梅差可,但無綠萼紅蕊。
坐上十客雄豪,頹然一老,草具相邀至。驅盡寒威憑酒力,買笑千金須費。誰辦佳詞,洛陽年少,筆下生新意。待添幾盞,共君今夕同醉。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不學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東岡記得,同來胥宇,歲月幾時難計。柳老悲桓,松高對阮。未辦為鄰地。長干白下,青樓朱閣,往往夢中槐蟻。卻不如、洼尊放滿,老夫未醉。
海棠零落玚花繁。春意已將闌。予告恰當寒食,邀賓同賞芳園。
湄湘臺畔,杯盤楚楚,歌舞喧喧。預約牡丹開后,更須重倒清尊。
日高睡起,又恰見、柳梢飛絮。倩說與、年年相挽,卻又因他相誤。南北東西何時定,看碧沼、青萍無數。念蜀郡風流,金陵年少,哪尋張緒。
應許。雪花比并,撲簾堆戶。更羽綴游絲,氈鋪小徑,腸斷鵓鳩喚雨。舞態顛狂,腰肢輕怯,散了幾回重聚。空暗想,昔日長亭別酒,杜鵑催去。
玉壺冰結暮天寒。朔吹繞闌干。
雪破梢頭,香傳花外,春信入江南。
巡檐索笑情無限,一點已微酸。
待得黃垂,冥冥煙雨,綠樹裊金丸。
手拈黃花還自笑。笑比淵明,莫也歸來早。隨世功名渾草草。五湖卻共繁華老。
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嬈,春夢如今覺。管個歲華須到了。此花之后花應少。
豹尾班中,誰一似、神仙冠玉。認得是、當年唱第,斗間星宿。萬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刬地無書讀。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
黃封酒,生朝祿。金縷唱,生朝曲。且通宵一醉,剩裁紅燭。待做太平真宰相,黑頭坐對三槐綠。問恁時、猶有甚除書,長生箓。
小隊停鉦鼓。向沙邊、柳下維舟,慶公初度。
平盡群蠻方易鎮,此事多應有數。奈自古、功成人妒。
君看樂羊中山役,任謗書、盈篋終無據。千載下,競誰與。
詩中帶得西山雨。指天臺、雁蕩歸歟,壽鄉深處。
緩急朝廷須公出,更作中流砥柱。笑癡呆、紛紛兒女。
多少人間不平事,有皇天、老眼能區處。揮玉斝,聽金縷。
清和時候雨初晴。密樹翠陰成。
新篁嫩搖碧玉,芳徑綠苔深。
雛燕語,乳鶯聲。暑風輕。
簾旌微動,沈篆煙消,午枕馀清。
新雨足。洗盡山城袢褥。見說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
四海英游追逐。事業相時伸縮。入境德星須做福。只愁金詔趣。
相看情未足。離觴已催促。
停歌欲語眉先蹙。何期歸太速。
如今去也,無計追逐。
怎忍聽、陽關曲。
扁舟后夜灘頭宿。愁隨煙樹簇。
愁隨煙樹簇。
笳鼓旌旗改色,弓刀鎧甲增明。攢花簇隊馬蹄輕。稟聽元戎號令。
羊祐輕裘臨陣,亞夫細柳屯營。觀瞻已聳定王城。飛虎威名日振。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
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連朝雨驟驅春去,瓦注盆傾。不記初春。潤柳催花忒有情。
春光解有重來日,寧耐休爭。待得秋深。聽你無聊點滴聲。
春事到清明,過了三之二。
秾李夭桃委路塵,太半成泥滓。
只有海棠花,恰似楊妃醉。
折向銅壺把燭看,且莫教渠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