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珠侍者二首
我是布毛侍者,解藏陷虎鋒機。勘破諸方歸去,一藤深鎖煙霏。
一等心華自照,不煩春色須開。安用翻瀾千偈,卻輸枯木寒灰。
我是布毛侍者,解藏陷虎鋒機。勘破諸方歸去,一藤深鎖煙霏。
一等心華自照,不煩春色須開。安用翻瀾千偈,卻輸枯木寒灰。
我是那粗布麻衣般質樸的侍者,懂得暗藏那能降伏猛虎的玄機。勘破各方禪機后便歸去,一根藤杖伴著我深鎖在煙霧彌漫之處。一樣能讓內心的智慧之光自我照耀,不必煩勞春色來促使它開放。哪里用得著如波瀾翻涌般的千篇偈語,反倒不如枯木寒灰般的寂靜無為。
布毛侍者:指質樸、普通的侍者形象。
陷虎鋒機:比喻高深、能降伏困難的禪機。
勘破:看透、領悟。
諸方:各個地方,這里指不同的禪門流派。
煙霏:煙霧。
心華:內心的智慧、覺悟。
翻瀾千偈:像波瀾翻涌一樣多的偈語。
枯木寒灰:比喻寂靜無為的狀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一位參禪悟道之人,在游歷各地禪門,勘破諸多禪機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禪道修行的獨特見解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內心覺悟的禪道理念。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哲理深刻,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禪詩文化有一定價值。
華筵阿母下瑤臺,彩服仙郎試老萊。鸞誥舊從天上降,蟠桃新出海中來。釀分祿米恩波注,錦簇官衙壽域開。記取年年延賀客,小春時節任徘徊。
平林織,荷斧幾經過。重向蘄陽山下去,一繩幽徑入云多。猶唱鐵樵歌。
十方法侶共安居,云月身心照處虛。轉側蘆汀飛鶴鷺,亡機林壑混樵漁。瘢痕若盡光無際,絲糝才萌念有馀。廊下相逢休放喝,且容興化撒珍珠。
茫茫天地入邊州,九死孤僧淚未收。寶掌依然隨竹杖,圖澄何必謝沙鷗。雁歸遼海書難寄,月出天山望便愁。斯道既今寥落甚,毳衣珍重紫臺秋。
拂曉出都門,長干日已暾。聞歌桃葉渡,沽酒杏花村。公等文章溢,吾儕道義存。佚游非所樂,風詠總堪論。
牡丹一株開絕倫,二十四枝嬌娥顰。天下唯洛十分春,邵家獨得七八分。牡丹一株開絕奇,二十四枝嬌娥圍。滿洛城人都不知,邵家獨占春風時。
山路褰帷景寂寥,詩魂懶慢未堪招。高原細草春全淺,淡日微風雪半消。柳色三分迷水市,泉聲幾派落溪橋。前驅夜喚金家渡,炬列如星隔岸燒。
星河耿耿滌殘暑,碧月向人如欲語。夜光代燭撤蓮炬,美人如花歌白纻。玉簫四上競激楚,明日明年在何處,勸君更盡中山醑。
流光不肯住,煙景復相催。寄語看花者,休攜玉笛來。
去年急雪灑窗夜,獨對殘燈觀陣圖。今夕悲風撼軒竹,又來開卷擁寒爐。禪房瀟灑皆依舊,世路崎嶇有萬殊。
皇皇祖德,穆穆其風。語嘿自己,明睿在躬。荷天之錫,圣表克隆。高山作矣,實祚其崇。離光旦旦,載煥載融。感薦惟永,神保無窮。
高人家住青山下,愛入浮云事隱居。窈窕深迷三徑曲,玲瓏低護八窗虛。似聞雞犬鳴天上,遙見蓬壺入海隅。相望博溪同萬里,何由蹤跡問樵蘇。
安西萬里道重開,翊運先收頗牧才。狼燧煙從沙際出,龍堆云自地中來。望窮蔥嶺心常戀,衣寄蒲犁手自裁。今日三山風景麗,板輿新度釣龍臺。
學晚唐詩俗見疏,君家句法到黃初。淡交顧辱聯翩贈,熊掌方嘗又得魚。
寒正峭,曉渡此擔簦。本是同根枯菀集,相攜來蹋一溪冰。鶴骨極崚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