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門
疊嶂回環處,桃源恐在茲。
云從馬足起,藤向樹頭垂。
澗水喧迎客,巖花笑索詩。
殷勤留姓字,記我獨來時。
疊嶂回環處,桃源恐在茲。
云從馬足起,藤向樹頭垂。
澗水喧迎客,巖花笑索詩。
殷勤留姓字,記我獨來時。
在重重山巒回環曲折之處,恐怕桃花源就在這里了。云霧從馬的腳下升騰而起,藤蔓向著樹的枝頭垂掛下來。山澗的溪水喧鬧著仿佛在迎接客人,巖石上的花朵好像在笑著索要詩篇。我熱情地留下自己的姓名,記錄下我獨自到來的這一時刻。
疊嶂:重疊的山峰。
桃源:桃花源,代指美好的地方。
茲:這里。
喧:喧鬧。
索:索要。
殷勤:熱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歷途中,于一處山巒疊嶂之地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游覽山水,在發現如此美景時,便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林美景,突出其清幽自然、如桃源般的特點。語言生動,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也是描繪山水風光的佳作。
明主東封后,龜蒙望益尊。巍然此行宇,時許薦蘋蘩。
萬株古樹萬重煙,萬仞波濤萬頃田。極望平沙云影薄,不知何處是淄川。
房星光射榮河水,化作神駒古無比。良工何處運精思,八匹飛來綵毫里。血溝流迸皆赪霞,一蹴將窮金母家。氣吞唐廄照夜白,豈數郭家獅子花。時清不假長驅力,立伏退還春日直。桃花浪暖芳草青,圉人初解黃金勒。騰驤臥浴得自由,笑彼霜勁沙場秋。伯樂經過若窺見,乃知世有真驊騮。韋庵亦抱支遁癖,長恐良才終伏櫪。按圖索駿有馀情,恍憶龍池飛霹靂。我當喚起曹韓徒,繪昔華山歸馬圖。更招能賦杜陵老,高歌擊折紅珊瑚。
獨向階前立,涼風吹素襟。花開如有約,鶴去似無心。出海帆過港,經山雨入林。柴門長自掩,飲酒復彈琴。
華顛益信寸心丹,直道寧論末路難。不嘆士元淹驥足,但憂仲叔累豬肝。籬根佳菊分秋色,檐外長松耐歲寒。幾有琴書尊有酒,卻愁兒輩覺清歡。
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門外路,咫尺是湖陰。萬柳堤邊行處樂,百花洲上醉時吟。不負一生心。
思古堂前酒一尊,共談時事出孤村。臨期上馬無他囑,多買詩書教子孫。
自來惟鮑氏,詩冠六朝時。有子須君寄,無才愧爾知。交因貧賤好,情以死生移。羽翼相須甚,摧殘昧所之。
七月大野號天風,黃河濁浪高排空。桃源縣前系孤纜,樓船夜宿星霧中。桃源縣尹余邦彥,扁舟截浪來相見。鳴金列炬鬧深霄,吹竹系絲諧高宴。情歡意洽席屢移,忽憶長安對月時。華省官閒留客醉,仙堂人遠惙余思。十年歸臥滄江流,何知此地逢故游。劇談縱飲不知倦,高歌似動鬼神愁。半酣月落參復橫,馮夷起舞蛟鼉迎。川妃水后互出沒,翠蕤云梢分縱橫。別君黃鵠不返顧,揮手且入神京去。脫謝慚乏呂虔刀,新詩裁云贈尺素。
武龍清齋太乙宮,上林舞處不春風。遙知絳節隨王母,青鳥飛來御苑中。
今朝好風日,園苑足芳菲。竹動蟬爭散,蓮搖魚暫飛。面紅新著酒,風晚細吹衣。跂石多時望,蓮船始復歸。
春深加倍心情惡,慵歌懶笑梳妝薄。獨自掩窗紗,鶯啼訴落花。夢回剛拭淚,偷立秋千背。風起亂紅飛,不知雙淚垂。
草堂無事只科頭,誰遣膏車賦遠游。開徑轉應憐仲蔚,輕舟難復似王猷。因耽薄祿居頻卜,久識微名世共浮。明到薊城春未晚,與誰觴詠散鄉愁。
大鵬起南溟,鼓翼天池翻。九萬摶扶搖,一息諒何難。朝棲若木陰,夕宿昆崙端。胡然恣飲啄,將使風露乾。冥冥天際鴻,漸漸興于磐。君子不素飽,居貧誠所安。
死生本殊軌,人心有通津。颶風天杪來,玄波浩無垠。銜哀致冥禱,瞬息孚明神。海上無鮮肥,爇發聊自陳。精靈附雙翼,飛止近且馴。頓令波光斂,萬象胥生春。錫類信有徵,流光照斯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