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寄羅孟昭
龍池之北臨古城,金華千丈當軒楹。
十年不向北齊去,無那看圖勞遠情。
茅舍疏籬護土階,石梁流水綠于苔。
吾家東里真相似,會儗歸時候子來。
龍池之北臨古城,金華千丈當軒楹。
十年不向北齊去,無那看圖勞遠情。
茅舍疏籬護土階,石梁流水綠于苔。
吾家東里真相似,會儗歸時候子來。
龍池的北面緊挨著古城,金華山高聳千丈正對著門窗。十年都沒再去北齊之地,無奈看著這幅圖勾起了我遠方的情思。茅草屋和稀疏的籬笆守護著土臺階,石梁下的流水比青苔還要碧綠。我家東邊的住處真和這畫中相似,我打算等回去的時候等你來相聚。
龍池:地名。
軒楹:指房屋的門窗。
無那:無奈。
儗:打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詩人在看到一幅描繪特定景色的畫后,勾起了對曾經去過的北齊之地的回憶,以及對家鄉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想與友人相聚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是借畫抒情,表達思鄉與盼友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山中毛穎不中書,頌禱慚來一字無。太酌徑須從沈老,苦吟時復見黃初。
此地古無聞,誰封萬石君。山林才整整,來往早紛紛。兩派龍湫水,千峰雁蕩云。東西十八寺,紀載欠碑文。
十五屬平陽,因來入建章。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畫妝。低鬟向綺席,舉袖拂花黃。燭送空回影,衫傳篋里香。當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長。
坐起愁如織,空齋但寂寥。不關風雨妒,春色為誰凋。
不勌惟君是所能,百年心事幾回增。山川有象皆康樂,風雅無愁亦少陵。騎馬客來頻借箸,趨庭人侍靜篝燈。禺峰倘似南陽好,擬結茅廬得未曾。
曾與東風是舊鄰,往來從不惡家貧。今年知我相邀約,三月先吹一室春。
一泓寒碧甃波光,雨后妖紅獨自芳。不許纖塵污天質,政須清吹發幽香。洛神初試凌波襪,妃子來從礜石湯。休笑埋盆等兒戲,要令引夢水云鄉。
神武威南服,龍舟駕巨濤。廑兵宣略遠,定亂禹功高。日彩浮黃鉞,云光動赭袍。老臣三稽首,復恐圣躬勞。
二月祭社時,相呼過前林。磨刀向豬羊,穴地安釜鬵。老幼相后先,再拜整衣襟。釃酒卜筊杯,庶知神靈歆。得吉共稱好,足慰今年心。祭馀就廣坐,不間富與貧。所會雖里閭,亦有連親姻。持殽相遺獻,聊以通殷勤。共說天氣佳,晴暖宜蠶春。且愿雨水勻,秋熟還相親。酒酣歸路暄,桑柘影在身。傾攲半人扶,大笑亦大嗔。勿謂濁世中,而無羲皇民。
西河有蛟,北山有虎。漁樵不敢窺,行人心獨苦。心獨苦兮奈若何,湛盧倒柄將奈何?
做啞妝聾苦未能,關心都犯癢和疼。仙人何用閑掏耳,事事人間不耐聽。
湘湖馀我友,云臥不知秦。樹樹皆君子,峰峰是老人。君歸同白日,自可得長春。坐見蓬萊淺,黃生海底塵。
家學濂溪逮紫陽,傳經嗣業喜重光。淵源道脈流俱遠,伯仲交游意并長。兩岸鶯花春氣象,一江煙雨客衣裳。主人舊約飛泉勝,乘興因君思欲狂。
芰荷香散雨初收,詞客臨池覓勝游。折取碧筒無用處,侍兒珍重代詩籌。
一疾那知死,三朝竟不醒。遺羹真慘愴,分肉尚精明。玉樹衣難綵,壁巖氈枉青。英魂千古在,稚子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