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至洪沙彌游越
知爾學無生,不應傷此別。
相逢宿我寺,獨往游靈越。
早晚花會中,經行剡山月。
知爾學無生,不應傷此別。
相逢宿我寺,獨往游靈越。
早晚花會中,經行剡山月。
知道你研習佛法追求無生境界,就不應為此次離別而傷感。你曾與我相逢并留宿在我的寺院,如今卻獨自前往靈秀的越地游歷。早晚你會在繁花叢中,在剡山的月色下誦經漫步。
洪沙彌:法名洪的沙彌,沙彌是佛教中出家受十戒的男子。
無生:佛教語,指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靈越:指越地,越地山川靈秀,故稱。
早晚:或早或晚。
經行:佛教語,指旋繞往返或徑直來回于一定之地,為修行的一種。
剡山:在今浙江嵊州境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佛教盛行,詩人與洪沙彌相識于寺院,洪沙彌要前往越地游歷修行,詩人便寫下此詩相送。
這首詩主旨圍繞送別友人展開,突出了佛教無生的思想。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超脫,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體現了佛門弟子之間的情誼和對佛法修行的追求。
消得騷人幾許時,疏籬淡月著橫枝。破荒的皪香隨馬,春信先教驛使知。
此生命定適蒿丘,能賺工分且牧牛。蒼狗白云皆幻覺,黃雞紫蟹屬奢求。種株竹樹妝山水,搭個茅窩補地球。今日唯謀腸腹實,米蔬之外不多憂。
元戎玉帳擁旌麾,武略文韜并出奇。構廈可堪無大匠,安邦曾見活危棋。此時山斗歸民望,他日龍螭簡帝思。我輩迂狂垂世務,趍風執御更何疑。
楓樹落清曉,野煙結愁陰。聲傳燒竹火,人語滄波深。鳧飛秋水黑,蛩吟涼露白。江月參差光,芙蓉照芳魄。
滿目蕭條色,看君氣自豪。雄姿薄云日,弭角下江皋。兔窟驚心膽,鵬雛墮羽毛。繁霜摧木葉,迥立意騷騷。
侯門還似野人廬,故友時來下澤車。桃李庭墻花發后,蘭苕洲渚水生初。揮毫緩飲山亭酒,移炬頻窺竹閣書。今日風光異前日,好將詞賦惜春馀。
新構粗營愧菲材,榱題何敢競崴嵬。兩山如對門前立,三徑仍從竹下開。墻堵及肩聊自蔽,堂基盈趾漫加培。廉泉讓水依然在,愿與知心共一杯。
上界神仙住九華,故留靈鎖護煙霞。云根欲斷溪回處,流出常山幾片花。
泠然飛錫自揚州,卻被紅塵數日留。灑翰不殊懷素筆,工詩還似至弘流。青松掛月山城夕,黃葉填門野寺秋。此日不須騎鶴去,渡江唯用一杯浮。
絳萼紅腮帶露肥,燒林長近禁煙期。且容北郭通鄰徑,若比南枝較發遲。曲水岸邊尋舊事,賣花擔上揀繁枝。香韉一色垂楊路,何似吳王宮里時。
天涯忽已遠,日暮心如焚。盼望空階下,寒山隔彩云。
驚飆動四野,白露下前除。攬衣起四顧,悠然懷所思。所思亦何在,乃在漳南居。朝設穆生醴,夕曳鄒陽裾。西園事行游,飛蓋列應徐。近者日以親,遠者日以疏。不念同心人,所須在音書。音書不一寄,何以慰躊躇。三復游燕篇,躊躇聊以舒。
武陽渡口與君別,澹水溪頭重見君??屠锸耆缱蛉眨篱g千態祇浮云。荒沙病馬春仍怯,幽館啼鶯晝共聞。明日臨流忍分袂,石橋煙柳翠紛紛。
奏稿應盈篋,藏書復幾車。門人誰漬酒,天子想投瓜。旅櫬關山闊,銘旌道路賒。趨庭有令子,清白自傳家。
遁入炎陬不預歸,生逢天怒欲何為?荒村行處有青眼,亂壑囚人成白癡。儋耳國中求飽腹,爛柯山上看殘棋。夜來燈下吮鉛筆,偷寫東拼西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