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游鐘山宿石佛峰下因上人自歸宗來贈之六首
曾共故山寒食,忽驚廬岳重陽。想見洞庭橘柚,累垂又出青黃。
世議嗟嗟迫隘,白頭相視如新。只有淵明似我,逢人故面成親。
君住青鸞溪上,我留石佛峰前。捉手粲然一笑,秋容□更撐天。
卻度來時危徑,斷崖落照孤煙。分手更無可奈,相看只有凄然。
已是浮云身世,更馀一缽生涯。是處青山可老,何妨乘興為家。
西風夜吹客夢,霜清更入鐘山。且作跳魚縱壑,會看倦鳥知還。
曾共故山寒食,忽驚廬岳重陽。想見洞庭橘柚,累垂又出青黃。
世議嗟嗟迫隘,白頭相視如新。只有淵明似我,逢人故面成親。
君住青鸞溪上,我留石佛峰前。捉手粲然一笑,秋容□更撐天。
卻度來時危徑,斷崖落照孤煙。分手更無可奈,相看只有凄然。
已是浮云身世,更馀一缽生涯。是處青山可老,何妨乘興為家。
西風夜吹客夢,霜清更入鐘山。且作跳魚縱壑,會看倦鳥知還。
曾經和你在故鄉共度寒食節,忽然間就到了廬岳的重陽節。能想象到洞庭湖畔的橘柚,果實累累又呈現出青黃之色。世人的議論狹隘讓人嗟嘆,即便頭發花白,我們相見仍像初識般親切。只有陶淵明能和我相比,遇到人就像見到舊相識般親近。你住在青鸞溪上,我留在石佛峰前。我們握手粲然一笑,秋景仿佛更能撐住天空。我又走過來時的危險小徑,斷崖處夕陽殘照,孤煙裊裊。分手時無可奈何,彼此相看只有凄涼之感。我的身世已如浮云般漂泊,只剩下一缽的簡單生涯。到處的青山都能讓人終老,不妨乘興把任何地方當作自己的家。西風在夜里吹起我的客夢,霜華清冽更增添了鐘山的寒意。暫且像跳魚在溝壑中自由縱游,終會像倦鳥一樣知道歸巢。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二日,有禁火、吃冷食的習俗。
廬岳:指廬山。
重陽: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洞庭橘柚:洞庭湖一帶盛產橘柚。
累垂:累累下垂,形容果實多。
世議:世人的議論。
迫隘:狹隘。
青鸞溪:地名。
捉手:握手。
粲然:形容笑的樣子。
危徑:危險的小路。
落照:夕陽的余暉。
一缽生涯:指僧人簡單的生活,一缽用于乞食等。
跳魚縱壑: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倦鳥知還:比喻游子倦游歸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詞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于鐘山石佛峰下遇到自歸宗來的因上人。當時或許詩人經歷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在與友人的相聚和分別中,感慨時光、人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時光流轉、人生漂泊、與友人的情誼以及對自由歸鄉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自然質樸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能展現出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千秋萬古梅花樹,直到咸平始受知。若道此圖真此老,何人覿面敢題詩。
白發蒼顏,三篾住山。開眼不覺曉,靜坐不知閒。善應全機用,靈明入道環。而今相伴塵中去,榆葉青錢莫我慳。
擅場延繡頸,朝飛弄綺翼。飲啄常自在,驚雄恒不息。
千林落葉鎮蕭騷,萬里秋原肅旆旄。望月有懷彈豹弁,綴衣無線織駝毛。雙魚夢冷書全隔,四海囊空氣更豪。聞說前軍猶較戰,一揮何日奮鉛刀。
軍中軼事語如新,磊落寧南百戰身。為問信陵當日客,侯門誰是報恩人?
高堂見圖畫,令我思故鄉。故鄉杳無際,撫景幽思長。高峰峨峨插云起,煙水茫茫幾千里。送別沙邊何處舟,嗟我離家亦如此。嗟哉人生行樂耳,何用奔走常區區。清風拂袖好歸去,明月滿窗夜讀書。
吾年過八十,久已棄朝簪。化蝶有殘夢,焦桐無賞音。溪聲喧夜旦,野色變晴陰。欲講平生學,茫然不可尋。八十又過二,自言名放翁。斧斤遺壽櫟,云海寄冥鴻。酒掛驢鞍側,詩投藥笈中。灞城逢薊叟,共語莫匆匆。
石牛潭上羅仙觀,敗壁荒苔白晝閒。忽見古人題句在,別來已是十年間。
北峨驛前江水流,百折直到蒼梧州。蒼梧去海幾千里,江水朝宗勢未已。桃花昨夜飄小紅,大海浮去春風同。
翩翩晉徵士,夙志山與澤。心遠趣自高,松菊亦何物。斗酒不身致,況此名利役。冥鴻在萬里,豈為督郵迫。
風來聞清香,月來見清光。鶗鴂但先鳴,芐芭毋歇芳。糖他糖,總弗強,草花樹花爭結房,迎梅送梅陂愈蒼。
猶有桃花照此川,更無人泛武陵船。泉分洞口仙凡隔,地遠人間日月偏。未羨入山真不老,曾聞避世可稱賢。逍遙物外平生志,悵望丹丘已灑然。
沙才色藝冠江南,醉眼朦朧酒半酣。強記昔年愁卻曲,有人扶我十方庵。
隱幾何思此意微,鶴眠未熟覷吟機。踞爐炙腳童全野,應是前村踏雪歸。
夢逐梨云春已歸。素馨斜畔月如眉。書將花片惜依依。心事分明銀燭見,歡情約略錦屏知。珠江流不盡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