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山
千古先生節(jié)最高,
功名識破等鴻毛。
如今亦作柴桑隱,
只把荷衣當綠袍。
千古先生節(jié)最高,
功名識破等鴻毛。
如今亦作柴桑隱,
只把荷衣當綠袍。
千百年來陶淵明先生的氣節(jié)最為高尚,他看透了功名,把它視作鴻毛一般輕。如今我也來到柴桑過起隱居生活,只把粗布的荷衣當作綠色官袍。
先生:指陶淵明,他曾隱居柴桑。
鴻毛:鴻雁的毛,比喻極輕。
柴桑隱:在柴桑隱居。柴桑,古縣名,在今江西九江。
荷衣:用荷葉做的衣服,代指隱士的服裝。
綠袍:古代低級官員的官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官場或社會中,看到了追名逐利的現(xiàn)象,對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心生向往,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自己看淡功名、想要隱居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陶淵明氣節(jié)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高潔品格和隱居生活的追求。
耕則問田奴,
絹則問織婢。
記得同燒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獨自睚昏黃,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錦字都來三兩行,千斷人腸,萬斷人腸。雁兒何處是仙鄉(xiāng)?來也恓惶,去也恓惶。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江頭曲岸□。一片閑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安撫諸孫子獨賢
閒將幽思寫梅仙
半生冰雪山林里
十載風塵道路前
東閣題詩云滿樹
高樓吹笛月當天
秪今冷蕊侵華發(fā)
圖畫相看一惘然
云在青天水在瓶,
幾人錯認定盤星。
藥山八字轟開也,
恰到而今話大行。
緣爾江家兄弟三,
平生愛此石巖巖。
寓居石下多年代,
陋俗因成附會談。
古詩源向漢京尋,
十九情同三百深。
唱嘆泠然清廟瑟,
朱弦疏越有遺音。
江流帶遠村
天際聳孤岫
煙寒樹色昏
石出苔痕瘦
舟行者何人
不語手雙袖
景靜心自閒
咫尺羅宇宙
猶記長安,共攀折、瓊林仙萼。人已去,年年梅放,怨懷誰托。和靖吟魂應未醒,補之畫手何能摸。更堪憐、老子此時來,愁難著。
云晝晚,煙霄邈。春欲近,風偏惡。早闌干片片,飄零相錯。邂逅聊拼花底醉,遲留莫管城頭角。且起居、魏衛(wèi)國夫人,聞安樂。
愁病柴扉晝不開,無情節(jié)序又相催。
兵廚酒報新篘熟,陶令花迎舊客來。
鳥雀窺門秋似水,鯨鯢翻海浪如雷。
遙憐仗鉞臨戎者,閒暇還登戲馬臺。
涪翁所傳法,皎與日星俱。
舉世淪燕說,看公走鄭巫。
至音常想像,戇腹謾模蘇。
安得空桑曲,相從奏坐隅。
春陽照軒廈,好鳥日已喧。
端居覽時物,歲月循雙轅。
豈無花下酒,解此心中煩。
于焉再良覿,相對共忘言。
妝艷,
自影勝花驚照鑒。
翠眉山樣低斂,
愁多渾未澹。
燕子避人飛閃。
水痕雙尾飐。
幾回商略心感。
履痕苔點點。
叢墳壘壘碧山腰,
吟社風流跡已消。
日暮誰家作寒食,
紙錢灰起隔林飄。
五月江村歸夢長,
又從客里過端陽。
石榴輕閃風前色,
山艾時飄苑外香。
競水數(shù)舟那更急,
穿花雙蝶故多忙。
兒童不省官中好,
猶插朱符說故鄉(xiāng)。
迷而知反。
得道未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