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誠都事赴山西
郎官湖上先生宅,十五年前共酒樽。
今日都門重邂逅,令人腸斷郭東原。
花縣幕中留惠愛,銀臺初近御爐香。
又承寵命超遷去,馬首青山望太行。
郎官湖上先生宅,十五年前共酒樽。
今日都門重邂逅,令人腸斷郭東原。
花縣幕中留惠愛,銀臺初近御爐香。
又承寵命超遷去,馬首青山望太行。
郎官湖旁是先生的住宅,十五年前我們曾一起舉杯共飲。如今在京城又再次相遇,郭東原的景象讓人肝腸寸斷。你在花縣幕府留下仁愛惠政,剛接近銀臺聞到御爐的香氣。又承蒙皇上恩寵升遷離去,馬頭朝著青山眺望太行山。
郎官湖:湖名。
酒樽:酒杯。
都門:京城的城門,代指京城。
邂逅:偶然相遇。
花縣:晉潘岳為河陽令,滿縣栽花,后因以“花縣”為縣治的美稱。
銀臺:官署名,宋時有銀臺司,掌管天下奏狀案牘。
超遷:越級升遷。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與友人楊誠在京城偶然相遇,此時楊誠即將赴山西任職,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楊誠赴山西任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和敘述展現友情與對友人的祝福。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達手法。
枯蒲折葦障清灣,
十里風荷指顧間。
安得西湖展江手,
亂鋪云錦浸青山。
江月初低碧溪沈,綠錢春鎖畫堂深。
依微燈影搖悲角,蕭瑟風弦動玉琴。
望遠樓臺初見雁,繞行庭樹猛驚禽。
清溪夜夜流嗚咽,未抵人間長恨心。
輕舠一葉隔花停,為愛登臨躡屐輕。湖水倒涵僧塔直,春山遍繞縣門青。折腰漫種先生柳,舉首曾占太史星。可記皖公峰萬疊,江流如帶擁云屏。
名園頗似午橋莊,近接巡鑾別院墻。芳草樓臺春入畫,菜花風雨晚生涼。山如含笑應留客,石不能言亦靚妝。怪底宰官清似水,酒香泉洌沁吟腸。
憶昨劉園共一杯,
花雖多品未全開。
芳郊是處堪行樂,
正用此時特事來。
繁華廛市水西東,
憑眺江頭嘆轉篷。
客老孤舟忘歲月,
人經浩劫悟窮通。
一身出入干戈里,
千里稽遲道路中。
遙識高堂念游子,
嶺云千疊盼征鴻。
青霞洞曉霞初起,
愛日亭開日正東。
雨后徑留苔蘚碧,
秋深池動藕花紅。
樓窺朝斗臨滄海,
樹隱飛云接太空。
聞道尚書遺賜履,
令人空復仰高風。
窗暗燈花結,
簾疏露氣浮。
晚來城上角,
吹斷一天秋。
故堞無遺跡,蕭然數十家。
茶煙映山起,酒簾傍堤斜。
已傍先廬敞便齋
善和萬卷與君偕
少時歲月真馳隙
圣處工夫未涉涯
海淺蓬萊疑可近
云深閶闔不容排
信書至老成何事
有酒聊澆磊塊懷
家在閩山東復東
其中歲歲有花紅
而今不在花紅處
花在舊時紅處紅
千里歸來訪故人,喜聞結屋澗之濱。手披青史尋高士,頭戴烏巾學隱倫。樽酒細傾延好客,斑衣輕舞奉慈親。自慚東抹西涂手,又促行珂覲紫宸。
秖聞騰踏上亨衢,何事中林又卜居。谷口引泉看灌溉,隴頭植杖勸耕鋤。還同主婦供親膳,更課兒童讀古書。莫向家山窮此樂,好將功業贊唐虞。
五湖秋水客南還,
極目空明豁醉顏。
素練平鋪云夢澤,
青螺半出洞庭山。
幾行雁影孤帆外,
萬里天光一鑒間。
南望八閩何處是,
歸心先已到鄉關。
諸緣眼病花
長安幾萬家
露地白牛穩
休誇鹿牛車
山鳥啄山果,
飛鳴高下叢。
適性乃真樂,
豈羨黃金籠。
自有天香軋魏姚,
何須裂麝與涂椒。
蠟梅卑俗紅梅媚,
漫與增添本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