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和張山人懷歸越中
故里何年別,魚書隔歲沉。
囊無十日費,鬢有二毛侵。
交誼原非淺,酒杯莫厭深。
西園聽雨處,還似越江潯。
故里何年別,魚書隔歲沉。
囊無十日費,鬢有二毛侵。
交誼原非淺,酒杯莫厭深。
西園聽雨處,還似越江潯。
不知哪一年離開了故鄉,書信也隔年沒有消息。口袋里沒有足夠十天用的費用,兩鬢已有白發悄然出現。我們之間的交情本就不淺,喝酒時就別嫌酒杯斟得深。在西園聽著雨聲,感覺就好像身處越江邊上。
魚書:指書信。
二毛:斑白的頭發,指頭發花白。
潯:水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異鄉,生活并不寬裕,與友人相聚時,觸景生情,引發了對故鄉的思念。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但個人生活不如意的狀態,詩人在這種情況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和對時光、生活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生活細節和場景描寫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樸實的創作風格。
自笑家雞學未精,枕中書法豈能真。勸君珍重臨池訣,莫遣兒童太逼人。
五鳳樓頭百八鐘,萬鴉飛動曉天紅。玉繩影轉瑤階日,金薤香生紫閣風。奪錦文章清禁里,登瀛人物玉堂中。回看人世仙凡隔,弱水浮埃迥不同。
南原日長蝴蝶飛,朱樓畫閣臨芳池。美人含嬌拂羅衣,歌喉宛轉浮云馳。流商刻羽知音稀,纖腰起舞光陸離,我醉欲罷黃金卮。
斜陽僧院,撿零箋遺簡,多少賓朋淚盈眼。溯承平百四年前,文物衣冠,披長卷依稀如見。滄桑驚屢換。舊日宣南,燕舞鶯歌遍臺館。指點好江山,頭白心丹,為祖國尚思奮勉。待盤薄為公賦新詞,把古調幽情,還他戴阮。
辛苦寒窗理舊編,不知黑發變華顛。壯心日就如灰冷,瘦骨年來似石堅。詩句偶成還自和,酒杯得趣與誰傳。功名事業君休問,都付青春美少年。
□□□□□□□,□□□□□□□。玉殿大開從客入,金桃爛熟沒人偷。鳳驚寶扇頻翻翅,龍懼金鞭不轉頭。□□□□□□□,□□□□□□□。
梅怨霜欺春未知,商量著蕊尚遲疑。戲將詩句催花看,催得花開轉費詩。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崄中得樂雖一快,何意水伯誇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巖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
外大如壺內不粗,閩山風物楚山無。后皇等是栽培力,消得千頭與作奴。
日長東觀著書清,絳薦龍香為帝擎。山□發靈銀甕出,河宮迎節馬圖明。行觀謠俗期星使,歸奏蕃釐拜月卿。千里楚鄉乘傳去,關人應識棄繻生。
物華生意隔湘簾,睡起殘妝思更酣。微笑竟穿花畔去,背人低語折宜男。
野亭話別,恨露草芊綿,曉風酸楚。怨絲恨縷。正楊花碎玉,滿城雪舞。耿耿無言,暗灑闌干淚雨。片帆去。縱百種避愁,愁早知處。離思都幾許。但漸慣征塵,斗迷歸路。亂山似俎。更重江浪淼,易沈書素。瞪目銷魂,自覺孤吟調苦。小留佇。隔前村、數聲簫鼓。
鳴鐘列鼎心無累,茹糗羹藜樂亦全。解把窮通為一致,此生何處不超然。
淚為看花落,愁因對酒多。良辰不再得,衰莫欲如何。
人言諸佛在真經,我向經中無處尋。說偈不曾留四句,教心那去覓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