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同文壽承沈懋學文休承許殿卿姚元白黎惟敬集吳約卿高齋得飛字
初聞征雁送斜暉,涼夜高齋此會稀。
滄海月從危堞過,太行云入小窗飛。
狂來每憶蓮池詠,醉后還尋竹徑歸。
萬里秋風長作客,尊前空愧薜蘿衣。
初聞征雁送斜暉,涼夜高齋此會稀。
滄海月從危堞過,太行云入小窗飛。
狂來每憶蓮池詠,醉后還尋竹徑歸。
萬里秋風長作客,尊前空愧薜蘿衣。
剛剛聽到南飛大雁的叫聲,夕陽正緩緩落下,在這涼爽的夜晚,我們在高齋相聚,這樣的聚會實在難得。明月從高高的城墻上緩緩移過,太行的云朵飄進了小窗。我狂放之時常常憶起在蓮池吟詩的情景,醉酒后沿著竹徑歸去。我常年在萬里秋風中漂泊作客,面對酒杯,只慚愧自己穿著隱居者的衣服卻未能真正歸隱。
征雁:南飛的大雁。
危堞:高高的城墻。
蓮池詠:可能指在蓮池邊吟詩的雅事。
薜蘿衣:指隱士的衣服,薜荔和女蘿,常為隱者服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萬里秋風長作客”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漂泊作客的狀態。在秋夜與友人相聚于吳約卿高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或許在仕途或生活中有所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之感和對歸隱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秋景烘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在聚會時復雜的心境和較高的詩歌創作水平。
我聞在昔天隨翁,浮家浪跡笠澤中。筆床茶灶隨所寓,潤物搜腸情興濃。七澤三江通甫里,一葉扁舟五湖水。年來遁世避風波,不知長在風波里。
身后傳芳自古難,回頭一笑旅空山。飛時莫過妝臺去,只可詩人筆硯間。
看來固是最低樹,外此都無許大花。
老去塵懷痛洗煎,虛舟不系任回沿。寸心若變有如日,萬事不憂終在天。莫為饑寒棄南畝,須知穮蓘有豐年。桃符侲子喧閭巷,又向江城十歲捐。
張生赴選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恨相見難,又早別離易。久已后雖然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我則廝守得一時半刻,早松了金釧,減了香肌。
紅塵汩汩解窮年,試說西湖思豁然。上下層樓涵倒影,聯翩飛鳥沒寒煙。未須梅萼催詩興,長有春風在日邊。安得扁舟去招隱,云窗相對聽鳴泉。
錦緘遙托。憐荒波稚柳,冷春綿邈。掩網戶欲對清樽,恐江上杜鵑,怨情啼薄。舊院秋千,晚風打夕陽繩索。記高樓瞑語,碎剪夢云,療別無藥。洲邊怕生蕙若。況飛霜鬢底,飄雨眉角。肯忘了簫局溫香,把水樣孤衾,待總推卻。多少相思,拚寄與故山紅萼。猛天涯遍尋不得,斷鴻下落。
遠如期,游四方。北碣石,南瀟湘。西太華,東扶桑。鑿混沌竅燕中央。飲則食兮樂而康。以尋列仙拾金光。飛翔八極行七襄。馳驅絕冥觀大荒。千秋萬祀壽未央。男兒墮地桑弧蓬矢射四方。安得老死一丘,局促若轅下駒守故鄉。
玉椀調冰涌雪花,金絲纏扇繡紅紗。綵箋御制題端午,敕送皇姑公主家。
天孫夜度玉潢清,內托銀盤涌化生。秋思未多團扇在,擬題宮怨月分明。
承景運,天子奉明堂。玉燭應,金飆動,萬寶盈箱。嚴法駕、天路龍驤。采仗迎祥。日色動扶桑。款清廟、我誠將。回御八鸞鏘。于皇仁孝,祖宗來顧,熙于四極,令問載無疆。躬嚴配、笙鏞奏鳳來翔。瑞煙起,浮帝袞,玉步間天香。升重宇、璧玉華光。桂流觴。神虞夕照熉黃。九霄鳴佩下清廂。齊拱太微傍。群心同愿,長臨路寢,三年講禮,顯祀文王。
雪壓江邊脩竹林,沅湘晚色起愁陰。川光蕩漾空清闊,山氣玲瓏太白深。未得稍云邀鳳宿,可能映水學龍吟。無人谷里吹春律,直節虛中恐不禁。
青子累累薦幾何,眉顰齒軟怎消磨。可憐只識閑滋味,不道酸心事尚多。
幾年作縣山城里,只緣五斗官倉米。終朝汨沒簿書間,矮屋抬頭頭不起。可堪時事日巳非,賦歸豈為鄉里兒。候門童子望我久,奮飛不得嫌舟遲。
秋香無比魁天下,仙種非凡□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