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呂二山人雨中問病韻二首 其二
已向山中老,寧論世上功。
爾詩久作祟,吾道豈云窮。
百畝桑麻雨,一溪楊柳風。
生涯亦自好,端不坐書空。
已向山中老,寧論世上功。
爾詩久作祟,吾道豈云窮。
百畝桑麻雨,一溪楊柳風。
生涯亦自好,端不坐書空。
我已在山中慢慢老去,哪里還會去計較世上的功名。你的詩長久以來影響著我,我的道又怎會陷入困境呢。百畝桑麻在雨中生長,一溪楊柳在風中搖曳。這樣的生活也挺好,我可不會白白地坐著哀嘆。
寧論:哪里還去計較。
作祟:這里指對自己產生影響。
云:語助詞,無實義。
端:確實,真的。
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后指徒然無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隱居狀態。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而詩人選擇在山中過著田園生活,在友人雨中問病并以詩交流時,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功名、安于田園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和精神境界。
君山堆翠出危尖,練水浮光照短簷。
夜鶴曉猿同冷淡,胡床麈尾獨安恬。
云來畫棟休遮眼,月到澄溪任透簾。
還似棄官陶靖節,北窗高臥怕誰嫌。
吏日雖云冗,逢休樂有余。
山林三面勝,圖史一齋虛。
煉藥驚衰早,逢人話索居。
傾囊收剡楮,待著鹿門書。
永和九年暮春月,內史山陰幽興發。
群賢題詠無足珍,敘引抽毫取奇札。
好之寫來終不如,神助留為后世法。
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寫雖多誰定似。
昭陵竟發不知歸,尚有異形終可秘。
彥遠記模不記褚,要錄班班有名氏。
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說紛紛那有是。
李侯持尺璧,十五城不換。
倦飛偶棲棘,孤鳴異巢鸛。
淮海一俊乂,博洽識理亂。
國論匪與聞,偷將經術斷。
君家文多豪,陵嶠賀白觀。
楚江倒水天上來,吳山削玉青崔嵬。
飛流欲截眾峰險,揮手可擘煙云開。
危亭據此揭佳麗,斲出榱桷超層臺。
憑空直喜縱高舉,下瞰愈覺心悠哉。
曠野萬頃正入眼,清風四坐無纖埃。
淺黛低潑弱柳色,紅粉正抹秋蓮腮。
好音終日自多興,美景變態誰能裁。
主人與客窮新賞,羅榼更擲神仙杯。
歌珠舞雪不知已,何妨邀月聊徘徊。
時來孰肯趣真隠,寄語沮溺無嫌猜。
遄往欲何之,緩行聊爾爾。悟身無期會,在彼猶在此。
輕舠類短鞍,安取途九軌。所嗟湍流長,汩沒未及已。
蒹葭雁鶩澤,清淺良可喜。美人詎云遠,耿耿隔一水。
憐我抱沈痛,藥劑厭余滓。談笑何時來,幽憂頼湔洗。
千尋古櫟笑聲中,此日春風屬社公。
開眼已憐花壓帽,放懷聊喜酒治聾。
攜刀割肉余風在,卜瓦傳神俚俗同。
聞說已栽桃李徑,隔溪遙認淺深紅。
嵐光深院里,傍砌水泠泠。
野燕巢官舍,溪云入古廳。
日斜孤吏過,簾卷亂峰青。
五色神仙尉,焚香讀道經。
薛宣欲吏云,季氏或招閔。
此分冒中秋,萬物既收稛。
賣藥偶知名,草玄非近準。
才難不易得,志大略細謹。
士生要弘毅,天地如蓋軫。
驥令鹽車驂,井下知綆引。
難甘吁爾食,聊寄粲然囅。
誰能借前籌,還婦用束蘊。
吾聞調羹鼎,異味及粉槿。
豈其供王羞,而棄會稽筍。
稽首慈悲父,相好光明藏。應現行愿力,針縷妙措成。
我觀因緣空,亦非自然性。種種皆心造,是心非造者。
佛子不思議,熾然一念生。諸圣所加持,具足千百億。
我愿如是故,造作及見聞。遇見未來等,同承佛記莂。
幾年形勝晦南州,一旦聲名藹湛侯。
夜色并來三島月,水光分破五湖秋。
荔枝影里安吟榻,紅藕香中系釣舟。
金印解還天子后,詔書征起不回頭。
干祿名雖嗇,承家實自肥。
身全五福美,數過百年稀。
有裕居清世,何嗟掩夜扉。
芝蘭更盈畹,指日見光輝。
山腰路轉響灣泉,一徑悠然陟翠巔。
滿眼祥云繞法供,刊巖瑞像儼金仙。
元戎孝感諸天護,古木歌題峭壁鐫。
俯仰巖亭盡幽絕,夜深燈火更流連。
香穗氤氳雜瑞煙,條風新轉早春天。
桑蓬慶集侯門日,銅竹榮居郡合年。
清曉十分圓玉兔,寒宵萬斛照金蓮。
祝詩聊致官曹意,上古靈椿自八千。
青骨沈埋恨未休,寒煙深鎖舊山愁。
悲風力掃欃槍日,勇氣平吞澤國秋。
身殞一朝心報國,功褒千古首凝旒。
當年白羽云頭扇,還許仍來得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