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嘗問無盡居士曰往問悅公參素侍者有何言句無盡居士曰見悅說昔素問無為如何說悅擬開口素大笑悅當有省宣師為侍者余于叢林三見之矣政和元年又會于顯忠寺且欲歸江南作三偈送之
青山自在人情外,白業空消?土中。歲晚一帆江海去,群飛爭看刺天鴻。
素公死后閑名在,末后句如黃石書。殺盡英雄人不見,子房兩眼似愁胡。
無為兩字如何說,開口知君病轉深。試問舊時宣侍者,不言不語笑吟吟。
青山自在人情外,白業空消?土中。歲晚一帆江海去,群飛爭看刺天鴻。
素公死后閑名在,末后句如黃石書。殺盡英雄人不見,子房兩眼似愁胡。
無為兩字如何說,開口知君病轉深。試問舊時宣侍者,不言不語笑吟吟。
青山自在地矗立在人情之外,善業在塵埃中消散一空。歲末乘一帆駛向江海,群鳥爭著仰望直沖天際的鴻鵠。素公圓寂后空名仍在,最后留下的語句如同黃石公所授之書。雖殺盡英雄卻無人察覺,張子房的雙眼像愁悶的胡人。'無為'二字如何解說?一開口便知你執念更深。試問當年的宣侍者,總是不言不語笑吟吟。
白業:佛教術語,指善業,與造惡的'黑業'相對。
刺天鴻:直沖云霄的鴻鵠,比喻高潔超脫的修行者。
黃石書:典出張良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事,此處借指素公留下的禪法機要。
子房:漢代張良的字,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的謀士。
愁胡:形容眼神專注如發愁的胡人,佛教常以此形容禪者內省的神態。
無為:佛道共通概念,指順應自然、不執言語的修行境界。
據標題,此詩作于政和元年(1111年),作者與無盡居士于顯忠寺重逢,時無盡居士將歸江南,故以三偈贈別。詩中提及素侍者、悅公、宣侍者等禪門人物,反映北宋禪林參學交流的背景,體現作者對'無為'禪法的理解與體悟。
全詩借送別友人之機,以禪林掌故與歷史典故為引,批判執著言語解說'無為'的修行誤區,強調'不言不語'的體悟才是禪法真諦。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邃,是北宋禪詩中'以詩說禪'的典型之作。
春去江南水拍天,經旬茅屋罕炊煙。石墻頹毀板橋斷,始覺貧家氣象全。
西陸乍驚蟬蛻,中宵悄動詩情。一庭香冷夢難成。舊柯憐我老,殘淚為誰零?長記望江樓畔,濤箋紅寫凄清。霜毫擲罷倚新晴。此生甘淡泊,未肯近公卿。
駭浪驚風動楚天,鄉心羈思漫年年。鱸魚不受寒江釣,今夜朱磯雪滿船。
人羨孺人誕貴子,扶搖萬里紆青紫。我羨孺人誕子賢,玉峰千丈倚中天。有子不肯置王家,百年不訣亦焉嗟。賢郎幾上思親書,正是萱幃無恙初。腸枯舌爛歸不去,西風灑淚可何如。奚童反命慟欲死,東村母子方治耜。長號奔去天冥冥,相看誰不泣橫膺。噫嘻乎翟冠鼎養今已矣,永終慈譽惟賢耳。
旗亭白日酒三巡,送客乘軺下紫宸。闕下有名思鐵漢,江南無地著錢神。月隨方寸光華滿,霜與平生節操均。入覲相期應隔歲,皂囊風采定驚人。
心遠身閑眼界清,瀟然回首萬緣輕。更將滿耳是非語,換作松風溪水聲。
一抔香冢,聚佳人、艷骨深深埋玉。兒女薰香花共命,裝點愁紅慘綠。榼酒騷人,弦詩墨客,來往鞭絲屬。珠江談劫,怨深水火殘酷。回思藕覆搴紅,花前嬲笑,鈿約成終局。心字香燒還祝汝,再世鴛鴦同錄?;晏扔兄?,花應借語,幽夢郵亭續。秋墳夜唱,為伊重譜新曲。
昔曾襆被宿江潯,風雨欺人春未深。轉盼六年重到此,越山依舊隱云心。
先世多知懋烈勛,清時封爵及聞孫。遠趍北闕承恩寵,歸去南滇對酒尊??蜕⑺E門分別袂,路經巫峽聽啼猿。柳營明到應無事,豹略龍韜足討論。
導我游筇一路蟬,白沙翠竹凈娟娟。九潭山落空明里,一雨秋生熱惱邊。峰啄崢霄疑鳥咮,風腥飛瀑雜蛟涎。燒畬業井無機事,乞與山眥辦一廛。
水繞靈昆苑草春,渴烏新灑近郊塵。金輿罷幸天街靜,白玉蝦蟆自喚人。
居庸山前澗水多,白榆林下石坡陀。后來才度槍竿嶺,前車昨日到灤河。
云凝不動青山老,花落無聲白晝閑。松影半窗清睡醒,臥看流水夕陽間。
阮郎歸改道成歸。修行人喜知。松峰影里樂希夷。何須唱艷詞。姹嬰動,虎龍隨。云耕坎與離。三千功滿赴瑤池。神光相貌奇。
千章夏木宜傾蓋,一脈寒泉可棄瓢。眼底塵緣猶未斷,仙凡咫尺路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