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孟廟
世豈居鄒日,三遷有故宮。
龜蒙曾蔽魯,鳧嶧只荒東。
客禮兼金外,家祠五鼎中。
玄圭同禹力,誰頌決河功。
世豈居鄒日,三遷有故宮。
龜蒙曾蔽魯,鳧嶧只荒東。
客禮兼金外,家祠五鼎中。
玄圭同禹力,誰頌決河功。
世間或許還記得孟子居住在鄒地之時,那三次遷居留下了舊居。龜山和蒙山曾經遮蔽魯國,鳧山和嶧山如今只在荒僻的東方。以賓客之禮獻上兼金之外,孟氏家祠舉行著五鼎之祭。孟子功績如同大禹持玄圭治水,可誰來頌揚他疏導思想之河的功勞呢。
謁:拜謁。
居鄒:孟子曾居住在鄒地。
三遷:指孟母三遷的故事。
故宮:指孟子舊居。
龜蒙:龜山和蒙山,在今山東境內。
鳧嶧:鳧山和嶧山,在今山東境內。
兼金:價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這里指以貴重禮物行客禮。
五鼎:古代大夫祭祀用五鼎,這里指孟氏家祠的祭祀規格。
玄圭:黑色的玉圭,相傳大禹治水成功,舜賜玄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可能是詩人拜謁孟廟時所作。當時儒家思想受重視,詩人在孟廟中緬懷孟子,追思其功績。
此詩主旨是贊頌孟子功績。通過描寫孟廟周邊環境和祭祀場景,將孟子與大禹相比,突出其思想貢獻。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對古代圣賢的尊崇,豐富了詠史題材內容。
瀟湘江上暮春時,舟泊黃陵思欲迷。夜半忽驚風雨作,瀟瀟兩岸鷓鴣啼。
天地何寬闊,依稀見鳳毛。才情堪詠絮,歌賦擅裁刀。一夕繁霜重,平湖白浪高。前程千萬里,不懼朔風號。
鵲橋歡會是良緣,猶恨離情尚隔年。曾奈人間長在客,空將令夕倍愁眠。
休論臭腐與神奇,康樂還生謝客兒。我有浮溪農圃在,他年分付小樊遲。釋氏夢中親抱送,人言價重百車渠。阮家新婦得雄帖,還有數行中令書。
一陣香風幾樣花,潤添珠雨灑江涯。英標并賽紅黃白,異種原分閣第家??妥有эA詩獨苦,主人舒笑酒仍賒。南山莫說東籬近,更上高樓望翠華。
飛鳶鳴鸛滿魚梁,怪底篙師太著忙。帆側湖山如箕蕩,雨昏天水更微茫。共傳南斗能司命,任爾陽侯自作狂。卻笑輕軀同一粟,十年來往犯垂堂。
逾岡陟嶺兼多病,臘盡春來不記程。瘴水巳知多客淚,窮山只是有人行。緣崖晝霧愁俱黑,觸馬春花眼一明。西蜀未知天下險,老夫筋力盡南征。
脫幘掀髯折墮簪,語長真似吐絲蠶。乞身豈待三宜去,養壽應無七不堪。屈產昔曾空冀北,人生只合住江南。賡詩賴有梅花主,吟處宜題退隱庵。
云中鶴侶水中鷗,恨不從君十日游。未必眼中分涇渭,要知皮里有陽秋。良朋交誼密還密,壯歲功名休未休。寄語男兒應努力,漢家卜式尚封侯。
兀兀山巔石,隱然獅子眠。多羅一問后,寒暑又千年。
我從山水窟中來,此地登臨獨愴哉。葬劍人亡池自碧,題詩鬼去石還埃。蒲牢叫月新修寺,麋鹿鳴風舊染臺。誰似當時蘇與白,畫船簫鼓日追陪。
桃李無言對斜日,可堪回首一凄然。子云投閣知何在,太白騎鯨已上天。春蚓秋蛇留敗壁,金鉤玉帶鎖寒煙。人行古木橫塘路,門掩長江上水船。
冬來都未有群芳,祗見春紅滿后堂。新萼半開含國色,繁英爛發散天香。宿酲未解風前醉,秾艷猶凝雪里妝。幾度巡檐索清笑,仍燒絳蠟待昏黃。
一炬阿房已惘然,避秦人杳海東煙。半規涼月移窗上,終古山河夢不圓。霤滴重檐意適然,晚晴原上草如煙。林間不逐中原鹿,但賞秦時月上弦。
今日天氣肅,我心舒且閒。美人攜碧酒,與客登青山。矯首思八荒,意適忘險艱。雙流白日下,千室浮云間。木葉露已黃,泉聲亦潺潺。時序忽若流,但傷游子顏。鴥彼南飛翼,可望不可攀。綿綿山下路,逝此何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