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懸空寺
一寺空虛里,危欄高幾層。
懸崖惟度鳥,無路去齋僧。
云隱多羅樹,天垂寶月燈。
塵心何處覺,孤磬下崚嶒。
一寺空虛里,危欄高幾層。
懸崖惟度鳥,無路去齋僧。
云隱多羅樹,天垂寶月燈。
塵心何處覺,孤磬下崚嶒。
一座寺廟仿佛懸浮在虛空之中,那危險的欄桿不知高聳了幾層。懸崖之上只有飛鳥能夠飛過,根本沒有路可以去寺廟中齋僧。云朵隱隱遮住了多羅樹,天空仿佛垂下寶月般的明燈。塵世之心在哪里能夠覺悟呢,唯有那孤清的磬聲從峻嶺間傳來。
空虛:指懸空,形容寺廟建在高處,仿佛懸于空中。
危欄:高而危險的欄桿。
度鳥:飛過的鳥。
齋僧:給僧人施飯,此處指去寺廟中與僧人交往。
多羅樹:一種樹名,在佛教中常被提及。
寶月燈:形容天空中的月亮像明燈一樣。
塵心:指凡俗之心。
崚嶒:形容山勢高峻。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在游覽懸空寺時,被其獨特的建筑和周圍的自然景觀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懸空寺以其奇、懸、巧的建筑特點聞名,詩人置身其中,自然會產生對自然和宗教的思考。
這首詩以懸空寺為描寫對象,生動展現了寺廟的奇險和周圍環境的清幽。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塵世的超脫和對心靈覺悟的追求。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描寫,為我們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宗教和自然的感悟。
不見長卿已五年,那能半日不相憐。牡丹遂補天南缺,肯寫初開寄日邊。
萬丈層峰生絕奇,不知誰削混濛時。高當南極開天柱,遙拱北辰轉地維。封邑于今仍舊址,荒苔何處覓殘碑。翠華隱現松杉里,漠漠九疑懸夢思。
大愧神仙尉,翻嗟萬里蓬。虛名如畫餅,小技恥雕蟲。內翰婆呼夢,昌黎鬼送窮。堯蓂知晦朔,誰與鑒孤衷。
高閣崔巍入太清,閒來登眺不勝情。開簾山向樽前落,俯檻云疑衣上生。夕照霞飛紅欲斂,秋江水漲綠初平。乾坤納納堪容我,愧縛悠悠世上名。
祖述唐虞道統長,斯文未喪畏何匡。孺悲欲見嘗辭疾,陽貨先施亦瞰亡。夷俟不容原壤踞,楚歌無奈接輿狂。春秋書法多深意,垂訓將來示百王。
頓纓狂走鹿,吐沫倦游鱗。
曲徑通禪房,辟戶得佳境。適從阛阓至,頓覺耳根靜。古木含蕭森,寒梢發光景。墻圍數竿竹,中藏大千境。月從天上來,入林散清影。爐焚薰佛香,盌注浮雪茗。客散群動息,茲焉發深省。
又是秋蔭日影斜,望中還是舊京華。清猿淚盡三千載,志士心傷萬里槎。紫綬華堂迷艷舞,青袍天末動悲笳。文明已遍新寰宇,帝里依然魏晉花。
西山疊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漣漪。美人筑室得幽勝,獨攬秀色褰書帷。紅塵不到柴關靜,綠樹陰濃晝日遲。書聲伊吾出林杪,時有好鳥鳴高枝。花雨飄香入醽醁,松濤送響來琴絲。以茲游息信得所,況有童冠相追隨。每於大化探至理,登山臨水應忘疲。邇來有籍通仙府,別卻舊業趨京師。匆匆相見長干道,命我為題精舍詩。秪今去典常山教,尚有西山猿鶴思。
奉使占城四月留,今朝策馬欲登舟。風傳鼓角殘云卷,日映旌旗宿霧收。馬援不來人盡仰,張騫歸去若為儔。明年金闕朝元日,還造鹓行拜冕旒。
我道炎荒別有天,炎荒也只是西川。諸洋但比瞿塘大,五嶺何如棧道懸。細和陶詩雖逸駕,力排日錄亦空拳。樂天知命劉夫子,萬古千秋獨凜然。
舊曾相識淺,今復泰山游。傲岸平川起,豪情天際浮。風滋古松壯,歲減少年愁。且續紅門路,巔峰或可求。欲賞奇峰秀,棄車徒步行。霞分半空色,瀑落一山情。仙徑今知曲,凡生那得平。漸來星月近,共爾歷崢嶸。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二親俱久逝,孤子際明時。謬忝風霜任,深承雨露私。光榮寧及養,劬育竟何為。愿竭涓埃報,焚黃會有期。
高名海內盡相聞,張緒當年最不群。每憶垂楊秋色里,一翻涼雨話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