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在歌
常自在,常自在,莫受物觸隨變改。心常澄太虛,胸常涵滄海。志常明秋霜,氣常融春靄。
常自在,常自在,莫或欺心旋遮蓋。此心常與天地通,日月神明環內外。萬物森森在吾下,我自小之自傷害。
常自在,常自在,詩書樂處安精神。道義合時行身世,貧何足嗟,賤何□嘅,富何足淫,貴何足泰。靜惟飭身而無愧,動惟利□而盡愛。
常自在,常自在,此外何求哉。有時詩一篇,有時酒一杯。庭花野草為賓友,清風明月相追陪。陶吾真兮適吾性,常自在。
常自在,何處有愁來。
常自在,常自在,莫受物觸隨變改。心常澄太虛,胸常涵滄海。志常明秋霜,氣常融春靄。
常自在,常自在,莫或欺心旋遮蓋。此心常與天地通,日月神明環內外。萬物森森在吾下,我自小之自傷害。
常自在,常自在,詩書樂處安精神。道義合時行身世,貧何足嗟,賤何□嘅,富何足淫,貴何足泰。靜惟飭身而無愧,動惟利□而盡愛。
常自在,常自在,此外何求哉。有時詩一篇,有時酒一杯。庭花野草為賓友,清風明月相追陪。陶吾真兮適吾性,常自在。
常自在,何處有愁來。
要常常保持自在,常常保持自在,不要受到外物觸動而隨意改變自己。內心要像天空一樣澄澈,胸懷要像滄海一樣寬廣。志向要像秋霜一樣明朗,氣質要像春天的云靄一樣溫和。要常常保持自在,常常保持自在,不要欺騙自己的內心然后去掩飾。這顆心要常常與天地相通,讓日月神明環繞在身體內外。萬物都在我之下,如果自我看輕就是自我傷害。要常常保持自在,常常保持自在,在詩書的樂趣中安頓精神。當行為符合道義時度過一生,貧窮有什么可嘆息,低賤有什么可感慨,富有也不必驕縱,高貴也不必自滿。安靜時能修養自身而問心無愧,行動時能盡力愛人。要常常保持自在,常常保持自在,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有時寫一首詩,有時喝一杯酒。把庭花野草當作賓友,讓清風明月相伴相隨。陶冶我的真性,順應我的本性,常常保持自在。常常保持自在,哪里會有憂愁到來。
澄太虛:像天空一樣澄澈。澄,清澈、澄澈;太虛,天空。
涵滄海:像滄海一樣包容。涵,包容。
秋霜:比喻志向明朗高潔。
春靄:春天的云靄,比喻氣質溫和。
欺心:欺騙自己的內心。
旋遮蓋:隨即掩飾。
森森:眾多的樣子。
淫:驕縱。
泰:自滿。
飭身:修養自身。
由于缺乏具體的創作時間和作者信息,推測這首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塵世的紛擾后,渴望擺脫物質的束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追名逐利、世風浮躁的現象,詩人通過此詩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堅守內心的價值觀。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人們保持自在的生活態度,不受外物左右,堅守道義。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反復強調“常自在”,表達了對自在生活的強烈追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反映了一種傳統的道家和儒家融合的思想,即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修養。
一陂凝綠倒垂天,直上層峰積翠邊。迢遞煙云三百曲,水聲徐出石門前。
望天涯、涕淚縱橫。牽一縷幽情。掛一縷幽情。你久無消息分明。問一日歸程。滯一日歸程。阻關山,傳斥堠,早一陣心驚。晚一陣心驚。待春來,又春去,聽一囀流鶯。怨一囀流鶯。夜悄悄、人靜無聲。過一度寒更。怕一度寒更。
輕舠載酒去,雪后氣偏饒。梅蕊將春信,依稀到六橋。
久廢春山屐。偶憑欄、花窮深巷,草連天碧。何處玉簫聲婉轉,莫是傷心楚客。為訴說、頻年怨積。鶯注殘紅零落矣。逐東風、點點臨流赤。春去也,誰將惜。蒼蒼待我情偏逆。嘆離胎、逢人咄咄。煙波浪跡。識取平生無限恨,徒結愁腸千尺。那得可,從頭解釋。瞬息年華同逝水,苦韶光、爬上鬢邊白。堪忍受,孤燈夕。
會昌湖上客,今已化為塵。一束青芻奠,空思如玉人。
近故儒林老,于予起嘆嗟。清秋書柿葉,落日賦桃花。碑碣留吳滿,云山向越賒。多情楚宮月,來照未棲鴉。近故維揚老,威儀本漢官。才高《三禮賦》,心折一泥丸。露氣金盤濕,簫聲碧落寒。空馀茂苑樹,鵑血幾時乾?
碧玉空江漾曉暉,水光浮簟影交飛。酒昏頭重慵扶起,臥看蛟龍上客衣。
夫子雖云亡,未絕詞垣筆。尚有代言書,昭昭比星日。
一片蒼崖萬古秋,高天翠色晚俱浮。自從謝傅東山別,未許交情到白頭。
丁香分橄欖。向重簾燈昏,悄無人見。為底相逢,便系成情結,只應天管。最熱茶煙,熨不了、蕉心千卷。已是萍緣,連累身心,一回恩怨。相信情能分半。也戲說來生,有時相伴。落拓樊川,怎不能先把,淚源根剪。自忖今生,應祗被、憂愁消減。尚想偎人歌罷,相看醉眼。
對雨思前事,揮毫憶俊才。詩情同賈至,仙客本天臺。別后壇應冷,春深雁不來。金陵城外路,一日幾花開。
萱草花開一兩枝,薰風更是斷腸時。自家團扇無心把,想得回文織錦詩。
久而彌孚,向義骎骎。錫貢無已,大賂南金。
德茂元公兄弟。月帔星冠隨意。奉勸更修持,爐煉丹砂無比。無比。無比。占得蓬瀛仙位。
啟事許誰當首肯,謀生休自謾牙欸。系風捕影非吾事,問柳尋花醉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