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侍御自沁州見寄兼送還朝二首 其一
柱史吾鄉彥,高情奈別何。
有書來晉水,無夢不漳河。
亂后征徭急,明時諫諍多。
老懷關世事,況聽大風歌。
柱史吾鄉彥,高情奈別何。
有書來晉水,無夢不漳河。
亂后征徭急,明時諫諍多。
老懷關世事,況聽大風歌。
您這位御史是我同鄉的才俊,高情厚誼卻無奈要分別。您從晉水寄來書信,我的夢沒有不與漳河相關。戰亂后徭役征發緊急,太平盛世諫言也很多。我老來心懷天下事,何況又聽到了《大風歌》。
柱史:御史的別稱。
彥:才俊之士。
晉水:水名,在今山西。
漳河:水名,在今河北、河南、山西交界處。
征徭:徭役。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大風歌:漢高祖劉邦所作的《大風歌》,這里可能借指國家大事、朝廷動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亂后征徭急”可以推測,當時社會經歷了戰亂,百姓生活受到影響,徭役繁重。詩人的友人王侍御從沁州寄信并即將還朝,詩人由此寫下此詩表達情感和對世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其突出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與社會政治相結合,通過平實的語言展現出深沉的情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系艇黃云下,黃云幾度歌。登高云壓帽,度密雨沾蓑。瀑澗宵鳴瑟,山花晝擁羅。野人攜茗榼,路打鐵橋過。
數尺長筇拄過眉,云痕雨點灑淋漓。托根霜雪生吳會,借力風雷起葛陂。石徑攜歸花滿地,溪橋閒倚月明時。野人素有游山癖,欲問仙翁借一枝。
回首親朋半土丘,嗟予十稔浪西游。半生兵革慵開眼,一紙功名暗點頭。下士笑予謀計拙,至人知我謂心憂。再行不憚風沙惡,鶴跡云蹤任去留。君恩猶未報山丘,自笑遐方汗漫游。客過玉關驚白發,要游金谷覓蒼頭。冷官待罪予為歉,陋巷居貧君不憂。猶望道行澤四海,敢辭沙漠久淹留。狐死曾聞尚首丘,悲予去國十年游。昆崙碧聳日落處,渤海西傾天盡頭。君子云亡真我恨,斯文將喪是吾憂。尚期晚節回天意,隱忍龍庭且強留。馀生不得樂林丘,猶憶丁年選勝游。幾帙殘編聊映眼,一張衲被且蒙頭。貔貅已報西門役,柱石猶懷東顧憂。自料荒疏成棄物,菟裘歸計乞封留。空驚滄海變陵丘,白晝分明夢里游。除妄楔邊重出楔,求真頭上更安頭。亨通富貴剛生喜,苦惱悲愁強作憂。斫斷葛藤閑伎倆,系驢橛子不須留。
衰年樂事苦蹉跎,莫到梅花又浪過。霽色園林猶雪霰,晚風池閣已煙波。鱸非張翰家鄉少,虱是嵇康性分多。隨地一尊堪肆志,更圖身外欲如何。
少年書劍別龍沙,老至逢秋苦憶家。一寸丹心惟自效,數莖白發已先華。西風客里歌茅屋,澹月樽前對菊花。庾信何須賦蕭瑟,韓山片石亦堪夸。
朝罷鳴弰動,終南校獵游。追獾應適意,銜橛卻忘憂。日入黃云暮,風生碧草秋。從官無諫疏,老去憶韓休。
春風芳草梁園路。玉輦今何處。香銷珠翠舊妝樓。惟有胭脂井畔、水東流。傷心太液池頭月。清影圓還缺。萬年枝上野花開。腸斷年年不見、翠華來。
浪里生涯,雁聲空老湖山暮。綺情含苦,都在清淮路。千里風塵,尚記銷魂處。桃根渡。繁星同古,誰與憑闌數。
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不思管仲為謀主,爭取言徵縮酒茅。
北風吹雪雪毿毿,雪里開緘酒半酣。但說王家兄弟好,自應春色滿江南。
象簡霜凝重,蒼髯雪色新。轉輸勞算用,報答費經綸。扶病朝明主,臨軒問老臣。此時江海上,人已厭風塵。
老槐蒼蒼嫩槐綠,小麥青青大麥黃。燕已生雛鶯已去,落花不管蜂蝶忙。功名不直一杯水,富貴于我如浮云。詩句清妍仍凈遠,游絲飛絮聽繽紛。
烈火真金漫解嘲,閏來四月足煎熬。躬逢盛世同珍重,且莫匆匆便報銷。
花時追賞夜將朝,花過癡眠日盡高。又與山禽爭口腹,執竿挾彈守櫻桃。
長夜空漫漫,白日可于于。卻笑寧牛角,不如莊蝶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