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至玉泉山
綠野熏風至,夜來春已過。
撲衣飄落絮,貼水出新荷。
浪暖魚吹沫,泥香燕作窠。
林泉聊命酒,披拂愛煙蘿。
綠野熏風至,夜來春已過。
撲衣飄落絮,貼水出新荷。
浪暖魚吹沫,泥香燕作窠。
林泉聊命酒,披拂愛煙蘿。
綠色的田野上暖風拂來,夜晚過后春天已然過去。飄落的柳絮撲向衣裳,新生的荷葉貼在水面。水暖浪溫魚兒吐著泡沫,泥土芬芳燕子在筑巢。我在山林泉邊暫且擺酒,喜愛那如煙的藤蘿隨風飄拂。
熏風:和暖的風,多指夏天的風。
落絮:飄落的柳絮。
窠:巢穴。
聊:暫且。
披拂:飄動、吹拂。
煙蘿: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初夏景色來看,應是詩人在初夏時節來到玉泉山,被眼前的美景所觸動而創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閑適的狀態,在自然中感受美好,心情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初夏玉泉山的景色,突出了初夏生機盎然的特點。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自然,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贊美之情,在描繪自然景色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河橋梅放雨初晴,榮捧鄉書上帝京。藩府已推魁八郡,大廷還擬冠群英。蟲吟驛館三更夢,月滿蓬窗萬里情。遙想難兄相會處,對床風雨酒同傾。
家聲禮樂古延陵,立政臨民自有經。父老數州爭說尹,蠻夷一節舊瞻星。鄞江路接黃泉迥,錦里春回玉樹青。歸與淑人同穴好,老成何處見儀刑。
內外湖爭碧,朝昏時覺遐。友朋非一處,山水作鄰家。偶逐葑船散,同隨漁火斜。頻呼免相失,橋隔是天涯。
巷陌深深訪故居,聊齋舊跡未荒蕪。藤蘿縈繞高低壁,池水漪漣來往魚。莫恨才名科舉薄,堪憐孤憤賞音疏。柳泉塋墓皆如昔,寥落行人野鳥呼。
畫得崔徽卷里人,菱花秋水脫真真。只今顏色渾非舊,燒藥幧頭過一春。
回波爾時自由。砉然擲破庭秋。不知此身爛熟,來學白鳥飛投。
乘風掛蒲席,言發珠江濱。暫別竹林客,行尋藥市人。中年離思苦,晏歲旅情真。多恐逢仙侶,羈留易過春。
秋深眾草皆垂實,兩久高墻半濕痕。百歲榮枯同逆旅,二儀風霧自黃昏。烏鴉樹滑時窺屋,泥濘人稀早閉門。便合披蓑邀鄭左,任從燒燭倒清尊。
數年不對中秋月,月色依然不負秋。懶問仙人修玉樹,且陪帝子上瓊樓。斗牛低繞天樞轉,河漢斜橫左界流。卻望蓬萊宮闕遠,幾隨清影重回頭。
滿酌莫宜側,高歌不論聲。醉時狂起舞,何必待雞鳴。
催雪詞成,催別曲結,令己深知是客。此失路之人,與誰重識?縱有詩章萬古,唱和者、而今都沉寂。色心漸淡,文心漸滅,獨看飄白。尋覓。也難得。只幾點疏梅,問伊消息。卻未記、歸時已無多刻。可奈浮生過了,怎還在、風中長相憶?如子謂、瘦骨三分,作盡世間平仄。
溪上人來暮叩關,殷勤一紙報平安。甘泉宿老求閑局,苦縣仙人有廢壇。拜敕定披新紫氅,榜齋應許舊黃冠。冰銜怪得緘題異,自起呼童剪燭看。諸將時時送捷書,未知西事近何如。劍關昔有豺狼守,焦穫今無獫狁居。全盛海棠多剪伐,久枯廟柏再扶疏。漢家似欠相如檄,豈特殊廷要掃除。
夾道修篁帶茂林,一尊攜手暮登臨。咸陽趙李頻相過,易水荊高不待尋。花榭云霞流秉燭,蘿軒風雨入鳴琴。亦知湖海原兄弟,暫借衡門話陸沈。
憐君迢遞薊門行,匹馬閑嘶問去程。瀘水燕山何日到,秋風吹雨濕金莖。
有水無行路,人家個個幽。青山開障遠,碧樹入村稠。縱是比鄰屋,相過亦用舟。我來瀟灑甚,處處見沙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