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惜春
鶯語喚,曉妝殘。捲簾看。
山芍藥,一枝丹。惜春蘩,能幾日,又闌珊。
添遠恨,翠眉攢。淚珠彈。
斜暗想,倚回闌。不如他,雙燕子,兩相安。
鶯語喚,曉妝殘。捲簾看。
山芍藥,一枝丹。惜春蘩,能幾日,又闌珊。
添遠恨,翠眉攢。淚珠彈。
斜暗想,倚回闌。不如他,雙燕子,兩相安。
黃鶯啼叫喚醒佳人,晨起梳妝已殘。卷起簾子向外看,山芍藥開著一枝紅艷艷的花。可惜春光繁茂,還能有幾日,便又將凋零。增添了無盡的遠愁,佳人緊蹙翠眉,淚水簌簌而下。她斜倚著欄桿暗自思量,真不如那雙飛的燕子,能兩相安然。
曉妝殘:早晨梳妝已接近尾聲。
捲簾:卷簾。
蘩:繁盛。
闌珊:將盡、衰落。
翠眉攢:緊蹙眉頭。翠眉,女子用青黛畫眉,故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作者在春日看到春光將逝,聯想到女子的孤獨寂寞而創作。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有閑情去感受自然和自身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惜春與嘆己,以景襯情,通過對比突出女子的哀怨。其語言淺近,情感真摯,在同類惜春題材詩詞中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由來恬退士,史冊亦稀疎。
唐有楊少尹,漢惟疏大夫。
翁能辭祿去,我欲殺青書。
今世無名筆,誰為寫作圖。
頗有翁標致,唐衣折角巾。
雖疑頭小銳,極愛腹精神。
闊矣云霄志,悲哉露電身。
世間無妙質,一慟惜斯人。
性偶安林藪,元非慕獨清。
米從仁祖乞,粟是伯夷耕。
廢井通鄰汲,深墻隔市聲。
卻因虛澹極,亦自覺身輕。
斤妙斲如神,源深汲愈新。
岱宗疑有趾,海若忽無津。
傳遠須公等,鉆堅盡此身。
平生師友意,非為雨中巾。
諸人凋落盡,高叟亦中年。
行世有千首,買山無一錢。
紫髯長拂地,白眼冷看天。
古道微如線,吾儕各勉旃。
茅茨迷詰曲,度谷復逾陂。
世上事如許,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臥野,鵝鶩晚歸池。
粗識為農意,秋輸每及時。
官軍半夜血戰來,平明軍中收遺骸。
埋時先剝身上甲,標成叢冢高崔嵬。
姓名虛掛陣亡籍,家寒無俸孤無澤。
烏虖諸將官日穹,豈知萬鬼號陰風。
人物今衰少,惟侯智勇兼。
悲風起關塞,斜日薄嵫崦。
老子無從涕,諸賢不及髯。
知心惟蜀李,應為發幽潛。
歲晚霜林落葉稠,攜家來作鹿門游。
偈言恍似前生說,詩稾猶煩侍者收。
身上征衫拋未得,山中靈藥采無由。
十年不獨行人老,入定高僧白盡頭。
臺使選良牧,詔下帝曰俞。高牙植華艦,餞者來傾郛。
明月滿麗譙,寒光映尊壺。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驅。
一室可為政,況迺有國都。嶺民日以耗,丁口彊半無。
洋洋紫云詔,侯其勒座隅。道鄉游息處,暇日披榛蕪。
鄙拙忝投分,臨風獨躊躇。頗念友離索,寧論鬼揶揄。
何繇扣鈴閣,百榼傾兵廚。
不用急符催,先行要看梅。
歲時親祭海,休沐必登臺。
鮑井聊供飲,韓碑待拭苔。
遙知蠻俗喜,令尹帶琴來。
與客窮源上盡山,林霏初卷嶺泥干。
似嫌甲第施朱戟,別筑茅亭俯碧湍。
龍怒豈容緣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臨膽,今日憑高立未安。
病入中年百事闌,頹然一榻倦衣冠。
客方接話俄辭起,書未終編已輟看。
架壞盡教花臥蘚,砌荒亦任草侵蘭。
力求香火非無意,疎散明知涉事難。
昔日祺山院,今惟認土丘。
有僧逃債去,無主施錢修。
野叟樵難禁,巖僊弈未休。
何須悲幻境,佛比作浮漚。
昨吊空閨涕未收,忍聞紼翣向斯丘。
不為尚子了家事,似與龐公圓話頭。
天下斷無膠可續,人間最有劍難求。
潘郎文筆尤宜誄,想見新碑字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