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筍送諸公二首 其一
蘭在當門未免鋤,
竹生那可礙階除。
莫言無罪充庖宰,
自汝為生托地疏。
蘭在當門未免鋤,
竹生那可礙階除。
莫言無罪充庖宰,
自汝為生托地疏。
當蘭花長在門前妨礙通行時難免會被鋤掉,竹子生長起來怎么能阻礙臺階呢。不要說竹筍無罪卻被拿來做菜,只怪你生長的地方太不合適。
當門:長在門前。
階除:臺階。
庖宰:廚房宰殺之事,這里指做菜。
托地疏:生長的地方不合適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竹筍的境遇,聯想到生活中一些人或事因所處位置、環境不佳而遭受不公正對待,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筍的遭遇揭示環境對事物的影響。其特點是借物喻人,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思考。
片片飛花更異鄉,人家插柳抵愁長。晴沙煙草幾今古,春去春來燕子忙。
西閣夜初寒,爐煙輕裊。竹枕綢衾素屏小。片時清夢,又被木魚驚覺。半窗殘月影,天將曉。幻境去來,膠膠擾擾。追想平生發孤笑。壯懷消散,盡付敗荷衰草。個中還得趣,從他老。
天遣東皇,來慶誕辰,和氣先回。趁未將風月,平分八桂,且垂弧矢,相映三槐。歌遏行云,舞縈回雪,不比常年壽宴開。有賢守,送三千樂指,環侍金罍。文章政事奇哉。曾飛舄雙鳧天外來。便合除之六察,少旌最績,何為別駕,暫屈長才。尚億傳家,行將跨灶,豈但侯藩與外臺。稱觴看,靈龜支坐,老鶴眠階。
榮利機關拙,云泉興味多。豈同愚士窘,自合圣人和。斂斂青氈舊,酣酣白石歌。故應消息有,貧獨奈余何。
凄涼路入古神州,況復驅車渡白溝。蜀主未能重造漢,商孫不免亦侯周。九重注想聞猶告,五事開陳動冕旒。耿耿胸中有馀意,西山老碧不勝秋。
重陽陶令嗟無酒,笑我霜馀未見花。黃菊忽驚移奉禮,白衣從遣到鄰家。寒生客邸秋光滿,秀擷疏英舞影斜。三徑縱令歸未得,也應一粲墜烏紗。
歸舟初逗廣陵濤,卻憶聯衡意氣豪。執法星占三獨坐,人倫月旦九方皋。談深漏下更銀燭,壺盡墻頭過濁醪。如此風塵論交態,何殊猿鶴共蓬蒿。
往年登劍閣,快馬著春衫。設險懷前賦,摩崖覓舊劖。鄉人游雪界,郡倅試冰銜。歸道觀新政,春江不掛帆。
李廣稱猿臂,班超號虎頭。三邊殺降卒,萬里取封侯。砂磧胡云暗,郵營漢月秋。曾經飲馬窟,半是血骷髏。
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獸為鄰。本心面目無難見,識此非仁即是仁。
動靜元來貫晦明,半生待旦伴長庚。蕭然抱膝燈光下,漸覺人間萬事輕。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閑。
園林舊說何將軍,應門稚子俱能文。即今盛世寧好武,登壇載睹鴻臚君。別起樓臺眺三楚,冠蓋章華總非伍。九疑七澤天茫茫,千秋屈宋垂文章。何日玄亭借高臥,乘風會鼓瀟湘柁。
未險先藜杖,逢亭便小留。今番已非昔,后去可能游。
篷窗恰受夕陽明,楊柳梨花半月程。老去不知寒食近,一篙煙水載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