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呂郎中赴滄州
出守滄州去,西風送旆旌。
路遙經幾郡,地盡到孤城。
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
何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出守滄州去,西風送旆旌。
路遙經幾郡,地盡到孤城。
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
何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你前往滄州出任地方長官,蕭瑟西風中旌旗飄揚伴你遠行。路途遙遠要經過好幾個郡,一直走到大地盡頭的那座孤城。你去拜謁廟宇時周圍千山一片翠綠,登上城樓能看到整個大海的清澈。會有誰和你一同向東眺望呢,只見太陽從層層波濤中升起。
出守:由京官外調為地方官。
旆旌:泛指旗幟。
孤城:指滄州,強調其偏遠。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當是友人呂郎中從京城外調滄州時,詩人寫詩送別。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員外放任職的情況,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通過對友人行程和到任后情景的想象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常見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情感表達。
庾嶺惟秦塞,臺侯是越人。重瞳封萬戶,勾踐有孤臣。湞水鄉(xiāng)閭舊,鄱陽俎豆新。千秋交廣客,欲繼入關塵。
君來種竹兩樓前,風月平分入坐邊。盡日千峰吹不盡,官清惟飲釣臺泉。半生白發(fā)老南州,一見屏星萬戶侯。歸去山中詫猿鶴,浪歌白石飯黃牛。
世路風波同苦海,人情輕薄似秋云。重來未敢還相許,直待龍華更識君。
久淹末路秋多思,尚喜東籬菊有花。杯酒未曾輸蔣徑,詩篇猶自擬陶家。休悲搖落霜逾峻,獨對幽香日未斜。不是歲寒徵晚節(jié),卻教桃李盡年華。
蜀葵相映海榴紅,小院春光日日同。辰下適逢端節(jié)至,花前休放玉瓶空。香山同社只九老,淮海異時迎八公。暮鼓彩龍還競渡,精神費盡一標中。
休洗紅,洗多紅色減。色減無時歸,質弱難重染。祗將紅淚共流東,褪卻無由綴落紅。
高懷少塵鞅,貰酒訊山居。閑幕蟲絲下,秋盤鮭菜余。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滿架多緗帙,清談任卷舒。
封浚九州堯舜禹,典刑萬世契夔龍。
小麥含花大麥黃,一年春事已相將。籃輿遍入三精舍,撥得公家半日忙。
始約三生石,相思植夢深。平明眠不起,永夜坐成吟。熬盡青釭淚,撫喑爨尾琴。一年期恁久,日日累愁心。
師本吳中士,不嫌越嶠登。門生客吳夜,也宿虎丘燈。
近有平林遠有山,先生無日不開顏。杜門有味心千古,何用浮名落世間。
臺城一上路層層,景物蕭條感慨增。玄武湖秋鴻雁下,華林園冷露霜凝。空山僧寺三更磬,隔岸人家半夜燈。霸業(yè)只今消歇盡,惟余明月照金陵。
華堂錦鞲雙纓紅,棲息孤鷹倦飛越。羽毛脩潔世所稀,無乃開元貢天闕。縱橫碧落原野空,罷獵歸疑帶霜雪。不將饑飽向人啼,長懷搏擊為君悅。回首長風勢欲飛,誰人為解青絳結。戢翮游精意氣閒,驚狐伏兔心膽裂。莫言爪距殺氣粗,有時解變春鳩拙。
惟大梁。開運。受箓。膺圖。君八極。冠帶被五都。四海并和會。排闕款塞無異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