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從天上來 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黃梅花一枝,歸遺細君。
郭外山斜,倚瘦藤來訪,杜曲人家。冷徑苔荒,古祠云暗,疏樹亂點寒鴉。若比瀼西精舍,渾不似、門掩溪花。網蟲遮,看詩墻一角,細綰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綻了檀心,掩映紋紗。數點蜂黃,一雙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歸去,剛宜稱、素手煎茶。斗風華、怕臨風倚竹,翠袖寒些。
郭外山斜,倚瘦藤來訪,杜曲人家。冷徑苔荒,古祠云暗,疏樹亂點寒鴉。若比瀼西精舍,渾不似、門掩溪花。網蟲遮,看詩墻一角,細綰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綻了檀心,掩映紋紗。數點蜂黃,一雙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歸去,剛宜稱、素手煎茶。斗風華、怕臨風倚竹,翠袖寒些。
城外山巒傾斜,我拄著瘦藤杖來探訪杜曲人家。冷冷的小徑上青苔荒蕪,古老的祠堂被陰云籠罩,稀疏的樹木上零零散散地點綴著寒鴉。若和瀼西精舍相比,全然不像那掩著溪邊花朵的門庭。蜘蛛網遮住了詩墻一角,上面的字跡像秋天的蛇一樣纏繞。霜笳聲又催開了冷艷的花蕊,早早地綻開了淺紅色的花心,掩映在花紋紗帳間。幾點如蜂黃般的花朵,一對翠綠的鳥兒,春意依舊在天涯。我折下一枝回去,正適合美人素手煎茶。比這風華之美,只怕美人臨風倚竹,翠袖生寒。
既望:農歷每月十六日。
杜子祠:杜甫的祠堂。
細君:指妻子。
郭外:城外。
杜曲:地名,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南,是唐代大姓杜氏聚居之地。
瀼西精舍:杜甫在夔州時居住的地方。
檀心:淺紅色的花蕊。
蜂黃:指黃色的梅花。
翠袖:指代美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中可知是十月十六游覽杜子祠后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詞人在閑暇時出游,看到杜子祠的景象和綻放的黃梅花,觸發了創作靈感,且懷著對妻子的愛意,折花相贈。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游覽杜子祠的所見所感以及折花贈妻之事。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獨特。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淇都門外一方舟,細話交承與舊游。還我江湖渾自得,寄君獄市復何憂。四時佳致金鰲閣,萬古高風鐵漢樓。為謝南安諸父老,微官寧免素餐羞。
太白入房天示儆,丞相三公俱有?。侍中已奏天官書,北寺獄詞猶上請。五官令史發奏章,奸謀夜召共與張。尚書詔版出脅筆,一十七閹心計長。白頭老翁短才術,援劍突門肆呼叱。門生官屬務相隨,誰解盡言箴八失。于乎!太傅死,將軍誅,洛陽都亭梟血顱。宗親賓黨一日屠,朝廷大柄歸閹奴。乃有何尚書,不肯鑒前車。又向嘉德殿前伏,屬鏤誅宦官良可乎。
淺紅深翠綠高低,各出精神不肯齊。山色好時新雨沐,湖光遠處淡煙迷。不知醉后無言句,逼近前來乞品題。我亦未能勤領略,只煩鶯囀與烏啼。
麥斜迢遞隱丹丘,不用登臨說勝游。怪石盤空開鳥徑,晴云歸洞濕龍湫。高僧老去巖姿變,獨客閒來世念休。杖策更尋塵外侶,題詩聊為壁間留。
鍊成玉液玉神丹,擒制龜蛇頃刻間。已是中成消息處,玉爐養火莫教寒。
青松生崇岡,抱負巖壑姿。上披蒼龍角,下絕黑地維。淪漣散清影,蔚若玄云垂。中潛飛騰意,魚鳥不敢窺。馀輝被寸草,一一含華滋。愿言敦令德,永此終歲期。
風塵澒洞識龍顏,便解兵符拜諫間。天上已扶真主出,榻前尚乞故鄉還。黃金優老車增重,紫禁朝天夢可閑。世受淮田知所賜,幾人得似單家山?
四海論交各不同。況君斟酌古人風。平生不解要湯術,卻枉阿衡作臥龍。從鼓篋,到成功。躊躇四十七年中。似君行樂仍年少,看取樽前六一翁。
一別相逢淚如雨,不禁憔悴語相思。佳期咫尺還知不,明日傷情兩別離。
百萬明星列九垓,中天萬象盡詩材。此行不負流霞釀,抱得漢宮秋月來。
少年輕遠行,易發同爾汝。紅顏望中老,離恨尚如許。妾身異金石,更涉幾寒暑。長天誰云廣,不見收墮雨。愁來津頭望,信絕不得渡。鄰婦念幽獨,艇子隔溪語。落日下空江,脩煙淡晴渚。流恨滿春風,西飛數歸羽。
冬來震索幸恩覃,新甲重臨興倍酣。圣主龍飛元及四,老臣馬齒七加三。忽逢白雪飄金殿,且向黃扉扣玉簪。最是陽春稱盛事,豐年已兆勝傳柑。
掛帆南去楚天賒,大庾峰頭明月斜。我贈白云仙尉去,書來應報折梅花。
春城社散已經時,夏日尋盟對雨宜。似灑山陽思舊淚,未知河朔納涼期。層陰欲墮侵單袷,重午才過戀五絲。光景易流人易老,相逢沉飲不須辭。
仙禽一夕乘風至,清氣朝來滿庭次。見客馴然了不驚,學舞時時鼓雙翅。丹砂入頂色猶淺,一聲更有凌云思。我家生男一月馀,每遇高人出相示。皆云骨相如長郎,坐上啼聲已堪試。犀錢玉果競相投,隨俗惟應悅姬侍。司經大夫公遠后,輟自潤筆來相贄。謂此鶴齡千歲長,眼中定欲徵君嗣。大夫久作瀛洲仙,許我平生可同志。頂砂疑是鶴前身,令器而今已三四。松陰永日相和鳴,螽羽開祥豈無自。乃知此鶴最宜人,茅君本號還丹使。山雞野鶩竟何有,大籠滿貯長安肆。中年不顧縻好爵,看鶴生孫乃吾事。兩郎他日弄雛成,再拜還酬大夫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