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碧城摘句圖竟題詩 其一
奇句如飛仙,
長嘯弄云碧。
天門掃落花,
春山橫一尺。
月華飄羽衣,
鶴背夜吹笛。
奇句如飛仙,
長嘯弄云碧。
天門掃落花,
春山橫一尺。
月華飄羽衣,
鶴背夜吹笛。
奇妙的詩句如同飛仙,長聲呼嘯戲弄青碧云朵。天宮之門飄掃著落花,春山橫亙僅約一尺。月光下飄著仙人羽衣,鶴背上夜里有人吹笛。
弄云碧:戲弄青碧的云朵。弄,戲耍。
天門:神話中天宮的門戶。
橫一尺:形容春山在畫面中橫陳的小巧形態。
羽衣:仙人所著的輕盈服飾,常見于道教或神仙題材。
鶴背:傳說中仙人常騎鶴,故“鶴背”代指仙人乘騎之處。
詩題“寫碧城摘句圖竟題詩”表明此詩為繪制《碧城摘句圖》完成后所題。“碧城”常指仙人居所(如李商隱《碧城》詩),推測詩人或因畫中內容觸發靈感,借題詩抒發對畫中“奇句”所蘊含的仙逸意境的感受。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當與詩人賞畫、創作繪畫的雅集活動相關。
此詩以仙游意象為載體,將“奇句”的美妙具象化為超塵場景,意境空靈,語言靈動,既贊詩句之妙,又表對超脫境界的向往,體現了古典詩歌中詩畫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特色。
一枝花對足風流,何事人間萬戶侯。
生把黃金買別離,是儂薄幸是儂愁。
雞鳴野店曉風寒,
一枕清宵旅夢闌。
殘月漸低星未落,
曙光送客過青山。
重重樓閣有銅環。月兒圓,月兒彎。十五初三,何日是團圞。眼底眉梢心上事,誰解得,九連環。
一回相見一嫣然。髻珠盤,耳珰懸。膽大東風,不為落花瞞。說道銀河清淺甚,何處去,覓青鸞。
南來梨嶺萬重山,綠綺逢君一解顏。滿院梅花開不盡,朔云春樹又燕關。
翠壁蒼云錦繡開,夜涼蘿月滿松臺。思君不見梅溪上,惆悵天風萬里來。
萬國儒紳肅鷺行,九天閶闔覲龍光。東連碣石懸鳷鵲,南度秦淮有鳳凰。
九衢車馬日轔轔,君去初充上國賓。紆紫昔無安世貴,草玄今有子云貧。
排云曾奏萬言書,無奈天閽獨望予。漢室有人詢賈誼,幽蘭依舊結芳裾。
樓居入阛阓,不受阓中塵。阓中豈無樓,無此招隱人。
昔者小山篇,非我招隱意。吾今已隱矣,更欲招同志。
同志不易得,徘徊竟誰招。長風一萬里,車馬極喧囂。
安得世上人,共此樓中客。時時喚南山,相與共朝夕。
主人湖海士,有策欲平戎。入朝見天子,可以揖三公。
客來忽相驚,見此招隱號。語客且勿驚,洗耳非我好。
女豈不愿家,鉆穴乃貽罹。深閨日夜藏,恐辱傅與師。
世態溱洧中,欲挽無此力。解逅同志人,相招事蠶績。
士憂不能晦,不患名不章。垂老有降志,當年寡身藏。
古來經世人,皆抱丘壑志。王官待罪耳,敢有欲為意。
細兒詎如許,謂是詭與崖。吾豈鳥獸群,寶櫝義當懷。
如作市門優,可作君子配。男兒補袞日,招隱意終在。
閑愁生死外,回首故人無。
南望墟煙迥,西飛片鳥孤。
藤花開獨坐,蘿月照霜須。
泉下□□淚,艱難付釣徒。
神輦扶來鹵簿嘩,
滿街首火迓爺爺。
不知男女緣何事,
為解兇災共荷枷。
吾母尤高潔,夫人亦步趨。
書窗共殘燭,禪幾對團蒲。
不愧顧家婦,能存趙氏孤。
郎君奉鸞誥,聊足報親劬。
我也無端到住山,忙忙業識不曾閑。
白云拂盡到枯葉,恐礙采樵人往還。
寒松瑟瑟,幽鳥關關。
家私花擘盡,誰道語音蠻。
明月照滄浪,天光接水光。
朱簾疏度彩,錦簟細生涼。
酌酒風踰爽,爭棋夜未央。
繡衣船尚遠,蒲席莫高張。
生長山水窟,新歸似乍經。書來羨巖瀑,夢去畏山靈。
醉遣池魚見,吟教谷鳥聽。追游失仙侶,悵望向晨星。
不為耽閑寂,終朝坐擁書。敢銜湘水怨,祇傍漆園居。
噫氣飄風外,忘形大癭余。猶多奇字在,載酒欲誰如。
何事中朝舊,他年愿卜鄰。乘時朱虎讓,失意綺黃親。
斜日依臺柏,驚風蕩塞塵。請公樹奇績,容我樂芳春。
內家裝束總宜人,
翩若驚鴻斗洛神。
莫是慈悲空色相,
白蓮花現女郎身。
賣去結綠珠,
獨上流黃機。
織成雙鴛錦,
誰家作舞衣。
萬金家信隔秋冬,
欲往誰能化鳥工。
遷客何為未幽死,
直緣君有古人風。
弄珠解佩風流古,緩帶輕裘道味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