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戶攝淳安丞同官送至西湖支使有詩因次韻
把酒湖亭一笑逢,
沿湖猶擁綠叢叢。
倒涵嵐影晴煙紫,
回射城陰夕照紅。
愁緒不關歌舞外,
交情卻在別離中。
片帆我亦隨西下,
小□憑欄蔌蔌風。
把酒湖亭一笑逢,
沿湖猶擁綠叢叢。
倒涵嵐影晴煙紫,
回射城陰夕照紅。
愁緒不關歌舞外,
交情卻在別離中。
片帆我亦隨西下,
小□憑欄蔌蔌風。
在湖邊亭中舉杯暢飲,我們笑著相逢,湖邊依然被茂密的綠樹簇擁。晴空下,山嵐的影子倒映在湖水中,煙霧泛著紫光;夕陽回射城墻的陰影,一片通紅。愁緒并非來自歌舞之外的事物,深厚的交情卻在這別離之中更顯珍貴。我的船帆也將隨波西下,小閣(?)邊憑欄,只覺微風細碎拂過。
司戶:官職名,掌戶籍、賦稅等事;
攝:代理、暫任;
淳安丞:淳安縣丞,縣丞為縣令副手;
同官:同僚、同事;
支使:唐代以后的幕職官名,此處指一同送別的同僚;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涵:倒映、包含;
嵐影:山間霧氣的影子;
城陰:城墻的陰影;
蔌蔌(sù sù):形容風聲細碎;
□:原詩缺字,可能為‘閣’‘榭’等建筑名稱。
作者當時以司戶身份代理淳安縣丞,即將赴任或調任,同僚送至西湖,支使先有詩相贈,作者于是依韻和詩,記錄此次送別場景及與同僚的深厚情誼。
全詩以西湖送別為背景,通過描繪湖亭宴飲、晴煙夕照等場景,將離情別緒融入明麗景色中,突出同僚間的真摯交情,語言流暢,意境交融,是一首情感真摯的酬和之作。
賀公夢三刀,恩榮被詔函。家山繄比鄰,風俗應夙諳。承流復宣化,使民思棠甘。向來愷悌心,今足副時談。壺山邈千里,旌旗拂搖空。是邦足文物,教宜先泮宮。嗟余病十載,置身藥裹中。追送不能遠,望望晝錦紅。
采香涇太遠,雪重壓漁舟。暖欲洞庭去,晴先胥口留。梅花堪舍命,明月不容愁。一片湖山里,夷光更可求。春寒多水雪,光入鏡中無。月上花潭薄,煙含竹嶼孤。香知開萬樹,影尚隔重湖。白首須來往,人間此玉壺。
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
處處風光好,村村景物新。雨晴驚首夏,鳥弄憶馀春。白屋新居士,青山舊主人。重來如昨日,相對不知貧。
穗城有三鳳,五色具文章。上止三珠樹,百鳥驚回翔。仲氏鳴壁水,將母還離方。離方朱鳥地,晝錦同輝光。何時復來儀?圣人坐明堂。
竟夕此靜坐,寂寞一庭幽。螢火自成夜,蟲聲不待秋。野風落殘果,山月睡喘牛。無限心中事,吟來只自愁。
孟嘗實超邁,舉世少其并。風流自有鐘,若士復孤迥。祖述酒中趣,乃知外家性。
荷蓋高低綠影涼,露珠忽自瀉秋光。舊曾棹過高林浦,雨濕胭脂柄柄香。
不斷蟬聲,無拘蝶夢,相約看花韋杜。停車訪、荒莊喬木,下馬叩、蕪圍尺五。對虛亭、半畝蓮塘,似在野、遺賢幽居遐舉。有列坐名嬡,初逢秀士,把釣三家兒女。遂踏危橋尋古路。共指點西山,煙巒清楚。感人世、流光迅羽,且對酒、狂歌醉舞。記盍簪、高會城南,盡公子王孫,良朋仙侶??礃滂滦标?,重城欲閉,冠蓋相望歸去。
海邊城北最高峰,嶺外浮圖第一宮。落葉掃空春乍至,浮云捲盡日方中。登高已幸容鄒湛,向暖那應笑郝隆。收拾物華壯歸色,囊中不是去年窮。
漏咽銅龍斗已橫,儀鸞仗簇近朱甍。九光燈下千官影,五鳳樓前萬歲聲。浩浩君恩沾海宇,熙熙王氣擁神京。微臣何幸瞻天表,愿結丹心答圣明。
嚴陵灘畔香醪好。遮莫東方曉。春風盎盎入寒肌。人道霜濃臘月、我還疑。紅爐火熱香圍坐。梅蕊迎春破。一聲清唱解人頤。人道牢愁千斛、我誰知。
云海茫茫里,乘桴亦快哉。帆飛天上去,人向日邊來。水遠高于岸,濤奔響似雷。黃昏陰火出,仿佛見銀臺。平海夕悠悠,星河倒影流。魚涎吹作雨,蜃氣結成樓。天外呼青鳥,舟邊狎白鷗。扶桑枝可折,寄遠苦無由。
對書當為讀,對食當為飽。平生無限事,努力在遠道。
山行三四轉,古木插太清。下馬問我處,一谷通洞靈。古木是何木,盤根盡茯苓。月明風雨至,白晝雷霆驚。時復疑王喬,云里來吹笙。道人不巾鞋,一氅五銖輕。盡日無言說,松花落滿庭。塊坐復塊坐,飽聽松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