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書屋
湍響聽瀧瀧,
簾開對大江。
園幽人跡少,
把卷倚南窗。
湍響聽瀧瀧,
簾開對大江。
園幽人跡少,
把卷倚南窗。
聽著湍急的流水發出瀧瀧的聲響,卷起簾子正對著浩蕩的大江。園子幽靜,很少有人來,手捧書卷,斜倚在南邊的窗旁。
湍:急流的水。
瀧瀧(lóng lóng):形容水流聲。
幽:幽靜。
把卷:手持書卷。
倚:斜靠。
此詩應為詩人于江邊書屋居住時所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其閑適生活中對日常場景的即興描寫,反映了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享受。
全詩以“江邊書屋”為中心,通過水聲、江景、幽園、讀書等細節,展現清幽閑適的生活狀態,語言簡練而意境恬淡,體現詩人對自然與平和生活的向往。
臥薪終夜泣孤臣,落月飛霜幾度春。能使姑蘇聚麋鹿,誰知卻是浣紗人。
山中秋老芋栗肥,君歸慚我病支離。全椒遠餉不得酒,彌明相逢惟有詩。
誰此設懶床,頗稱我衰惰。公事凡少休,須來默然坐。
不須酒盞吸云紅,刺葉潛令與柄通。碧色輪囷彎到底,黃流瀲滟注當中。醉來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風。卻笑求仙求不得,金莖半折露盤空。
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缸。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雨打窗。
閑亭清憩覺情優,四顧嵐光景色幽。湍玉飛簾侵座冷,璇源本自接天流。
高人誰戀朝中住。自古便有個巢父。子陵灘釣得虛名,幾度桐江春雨。睡神仙別有陳摶,拂袖華山歸去。漫紛紛少室終南,怎不是神仙隱處。
匹馬相逢嘆路岐,匆匆對語不多時。知君別去無他想,也是尋思遇我詩。
歷盡崎嶇鬢已斑,夕陽樓上倚層闌。關心尚怯瞿唐險,出路休歌蜀道難。竹本龍鐘猶傲雪,柳能媚嫵不禁寒。只今四海升平日,何待區區上治安。
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巖居時一食,委形澹無營。朝日炫丹碧,匪以斤斧成。如何驕榮子,騰拿列層城。驅力超北海,逐影徙南溟。誰能佐玄化,泯默有遺情。
宇宙忽空闊,飲馬萬里流。平生負兩眼,及此行寓州。天清健鶻運,木脫饑鷹投。長風吹海雨,濯我紫綺裘。相逢半游俠,把酒髯如虬。慷慨說《史記》,歷歷山川秋。向來衣帶水,目短何無舟。
對君強飲不成歡,連日眉尖別思攢。兩鬢十年非故貌,一身萬里更微官。風塵為客吾將老,世路無媒古亦難。相約抽身早歸隱,木蘭煙水有漁竿。
臥念高人最起予,時時想見秀眉疏。石門自古無佳句,寄語云山莫放渠。
浩氣乾坤迥,孤懷歲月遲。龍荒天盡處,雁塞臘殘時。凍澀莓苔徑,寒凝冰雪池。云山成慘澹,霧樹隱參差。醉后寧無感,歌中別有悲。雅交應道合,僻性復誰知。客久頻歸夢,年衰幾會期。相逢不披豁,何以重遐思。
引蜂勾蝶過紅墻,千葉新花只道妝。仙質曉勻胡粉白,御袍秋染郁金黃。東家欲斗西家艷,十日元同九日香。可笑當時彭澤令,清如楚客在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