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尋真觀
尋真幽徑入深源
一宿清虛寄洞天
歸去姑溪度殘日
無因重到五峰前
尋真幽徑入深源
一宿清虛寄洞天
歸去姑溪度殘日
無因重到五峰前
沿著幽靜的小路探尋真趣,深入到那幽遠的源頭;在清凈虛無的道觀中住宿,仿佛寄身于神仙的洞府。返回時在姑溪邊度過夕陽殘照,再無緣由能夠重回到五峰之前。
尋真:探尋道家的真趣或仙真之境。
清虛:清凈虛無,道家追求的境界,此處指尋真觀的環(huán)境。
洞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里借指尋真觀。
姑溪:可能為詩人歸途所經溪水名。
殘日:夕陽,指傍晚時分。
無因:沒有機會、緣由。
五峰:可能指尋真觀附近的五座山峰,代指觀中勝景。
此詩應為詩人游歷期間訪問尋真觀后所作。尋真觀或為道家清修之地,詩人沿幽徑深入探訪,留宿其間感受清虛之境。返程時見夕陽西下,因行程或其他緣由,知難再訪,故寫此詩以記別。
詩以“尋真”起,以“別觀”結,主旨為表達對尋真觀清幽之景的流連與離別難返的遺憾。語言清淡自然,意境幽遠,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體現了詩人對道家境界的向往與細膩的情感表達。
翼翼黃雀,集彼榛柯。上有鷙鳥,下有虞羅。低飛不可,高飛奈何。曷不去此,野田有禾。鵬雛搖搖,隼則制之。兔罝纖纖,鴻則罹之。龍潛在淵,可以全身。壤蠖不屈,何以引伸。朱鳳威垂,稠羽是依。鴟梟化之,矰弋安施。
插身在俗熱惱處,留眼看山寒翠中。修徑掃除知有寺,忽驚窗戶濕青紅。
不廢專門學,猶存蓋世功。時危明出處,道在任窮通。節(jié)士無元振,諸郎有阿戎。九山云氣冷,何處葬仙翁。
浩歌秋水邊,驚破白龍夢。明月落深潭,疑是龍珠動。
楊柳垂垂小港流,楊花無算遠空游。離情自是紛如絮,不是伊能惹客愁。
習隱漸成癖,苔光綠映扉。避名常好好,絕俗任非非。日落長镵柄,天寒白苧衣。南鵬五月息,戢翼笑群飛。
浮世功勞食與眠,季鷹真得水中仙。不須更說知機早,直為鱸魚也自賢。
昨夜陰山賊吼風,帳中驚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師出,連著皮裘入土空。
旋沽臘醑供園菜,小簇春盤擷土蔬。老子興來猶不淺,故人病后肯相疏。遠書每勸加餐食,新學多承問起居。大息吾年馀幾耳,閒愁不樂復何如。
記年年、三春遲誤,經秋百卉叢燦。半畝荒畦,猶愛菊華爭艷。千枝繚繞亞疏籬,五色繽紛橫孤館。剝啄鄰家,看花無阻,一行香伴。陰森土潤塵軟。認板橋陳跡,曉霜人遠。吸露餐英,招得屈原魂返。薄綿衫子趁輕身,聚頭摺扇敲閒腕。緩步縈紆,指點猶疑,老奴談健。
香玉,翠鳳寶釵垂{罒/彔}?,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綠。畫堂照簾殘燭,夢馀更漏促。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xù)。
壽峰何崔嵬,盤谷結蒼翠。所以空門徒,往往稟沖粹。彼美完上人,妙靈脫塵累。泛覽岐黃書,而得養(yǎng)生秘。緬惟大醫(yī)王,垂慈濟斯世。師能振其教,奚必施七劑。時遇世方艱,蒼生日憔悴。何由起膏肓,感此發(fā)深喟。
胎仙脫脛寄飛瓊,換羽移宮學鳳鳴。噴月未醒千載夢,徹云猶帶九皋聲。管含芝露吹香遠,調引松風入髓清。莫向山頭吹暮雪,籠中媒老正關情。
形容如鶴蛻如蟬,一夕凌虛去杳然。隔斷紅塵三萬里,閬風吹上大羅天。
有柏有柏,霜露灌之。□□不萎,霜露何其。有柏有柏,維葉冥冥。歲暮堅冰,不□□□。□彼北林,維榛維棘。玄云四涌,白日晝匿。有狼有狐,有□有烏。長彘睢盱,湩腦飯膚。有?其風,鰲揵于溟。五□□□,江河倒行。蛭矯于云,龍羸于沙。哀此下民,亦孔之嗟。赤堇之金,鑄為干將。不刜犀兕,孰知其良。沙棠之舟,泛于廣津。不遌陽候,孰知其神。踧彼周行,君子跡之。猗彼菉竹,君子植之。顯允君子,邦家之紀。克崇厥履,施于孫子。嚴嚴君子,穆穆其猶。載其令德,貽厥孫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