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明軒
道人得道萬緣灰
欄下幽花手自栽
終日開軒無客到
清風時引竹聲來
道人得道萬緣灰
欄下幽花手自栽
終日開軒無客到
清風時引竹聲來
道人修得大道,萬念俱滅;欄桿下的清幽小花,都是自己親手栽種。整天打開軒窗,沒有客人到來;清風吹來,不時帶來竹林的聲響。
道人:修行得道之人,此處或指隱居的修道者。
萬緣灰:萬念俱滅,指斷絕世俗的各種牽掛。
幽花:清幽雅致的花朵。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此處指靜明軒的窗戶。
引:引來,帶來。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游歷或隱居期間,觀察到修道者的生活狀態后所作。通過對靜明軒內道人日常的描寫,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超脫世俗、回歸自然生活的追求。
全詩以簡練筆觸勾勒修道者的閑適生活,通過自然意象與日常細節的結合,展現了清幽超脫的主旨,語言平淡而意境深遠,是描寫隱逸生活的小品佳作。
今夜今年聚,誰知骨肉稀。汝猶悲燎粥,子豈那于飛。對火霜威入,侵杯月色微。斗斜燈更續,不是醉無歸。
何人能武又能文,幕府元僚思不群。萬里江湖俱作客,十年京國兩逢君。花邊聽雨秋聲早,馬上聞鐘曙色分。去去若逢鄉舊問,官閒頻自策詩勛。
曾約還轅訪爵羅,幾回掃榻佇經過。待先生敬雖如此,與老人期柰后何。走馬看花消許急,殺雞為黍誤儂多。吳中故舊還相問,一臂偏枯兩鬢皤。向來參請遍諸方,恍惚如癡亦似狂。雪與膝平猶未退,斤從鼻過了無傷。拈花弟子知誰悟,撼樹群兒不自量。極欲為君露消息,天寒日短話頭長。
兩頭纖纖姬姓分,半黑半白秦皇嗔。腷腷膊膊項羽陳,磊磊落落沛亭人。
妻課茶經子酒經,梧桐長為蔭園庭。夕陽樓接千山葉,大海波環一嶼青。雨后板興呼鶴去,云間藜杖送鴻冥。維舟來下陳蕃榻,高議金門儻許聽。
清清冷月色,皎皎白蓮花。冷如生死夢,見說恒河沙。
江頭微暄冰始開,河橋一夜春風來。傷心宛似叢臺下,青青草色青如苔。二月三月青門道,積素浮光不堪掃。酒幔煙中望卻無,釣磯水畔看還好。橋上蕭條人幾家,芳洲漠漠楚天涯。暝隨斷梗飄寒雨,晴逐游絲映落花。龍門還家孟諸野,清樽惆悵河橋下。臨岐盡醉歌送君,草上片時駐君馬。
海云飛盡見冰奩,止水無聲墮玉蟾。涼影滿天秋袂冷,為誰遙夜獨鉤簾。
五典笙簧莫浪吹,三墳金玉久相貽。獨留古意還千古,盡洗時心又一時。
小店荒籬任意開,亂依叢棘半蒼苔。春時料有何人折,多是匆匆驛使來。
芒芒九土大,赫赫初日臨。迢迢江之南,斯民有呻吟。伊誰分顧憂,志通亦惟深。將令被其澤,王道由仁心。冗官固當汰,一手揮萬蠅。群類雖難除,臭腐寧久憑。致治固有要,必去世所憎。彼物無已害,天民本蒸蒸。斯民如良苗,豈堪食根蟊。抵冒取其財,不盡有不休。漢人附五行,周家先九疇。正直方世用,萬古清風留。唐人作丞相,分當食萬羊。不知苦辛者,但取充饑腸。祇今天下宰,圣明登俊良。勿言公孫儉,布被意何長。粳糯三百萬,連檣發南溟。歲計給浩穰,來音傾耳聽。明公順天道,坐鎮魚龍腥。未羨蔣漕使,風旂立中庭。菁莪正樂育,泮水涵至清。自公勖多士,非時無所爭。垂簾晝閒寂,豈無讀書聲。口耳四寸間,慎思辨宜明。編氓召往役,破產納宮中。吁嗟不均患,兼并遂成風。義米可救弊,上下當齊同。譬如山有林,眾木成其叢。吳市昔繁盛,酒壚器錚錚。子錢永為額,官榷久不行。干辦責府城,醉夢相死生。損多以予少,人心刻嘉名。
人家星散住村墟,第二港頭潮水初。蛺蝶一闌花院落,烏犍千畝雨犁鋤。養魚已得陶朱法,種樹還抄汜勝書。興熟不辭歸路遠,醉扶斜日上柴車。
半月困漳、衛,今旦望鄒、嶧。景風時迎舟,積水不盈尺。行路日淹留,歸思愈急迫。昔往冒飛雪,今來見秀麥。蘊抱無經綸,徒旅空絡繹。西苑方呈兔,東郡亦雨鯽。番禺有假號,建州乃充斥。奈何唐堯朝,不用賈生策?玄文故幽處,卮蠟益潤澤。天命茍無常,人生實多僻。去去勿復言,牧豕在大澤。
衰草繞山深,暗泉緣澗響。岧峣嶺路高,白云隨足長。
自愧聲名無可稱,賢愚混世炭和冰。竊鹽倉鼠初成蝠,噴浪溟鯤未化鵬。賣劍學耕食粗遣,買山歸老價難憑。秋江月滿西風軟,何日扁舟獨自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