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凈社院二首 其一
旋披榛棘尋山徑,
忽繞松篁入寺門。
九日臨高無此處,
佛香禪味解塵昏。
旋披榛棘尋山徑,
忽繞松篁入寺門。
九日臨高無此處,
佛香禪味解塵昏。
隨即撥開荊棘尋找山間小徑,突然繞過松竹進入寺院大門。重陽節登高之處沒有比這里更好的,佛香與禪意消解了世俗的昏沉。
旋:隨即,立即。
榛棘:荊棘,泛指叢生的帶刺小灌木。
松篁(huáng):松樹與竹子。篁,竹林。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傳統有登高習俗。
塵昏:塵世的昏沉疲憊。
此詩創作于詩人重陽節出游之際。重陽節傳統有登高習俗,詩人選擇探訪凈社院,在尋幽探勝中感受山林古寺的禪意,借以消解世俗煩憂。具體創作時間與詩人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當為其閑適生活中的即興之作。
全詩記錄重陽節游凈社院的經歷,通過尋山徑、入寺門的細節描寫,突出寺院環境的清幽與禪意之美。詩風質樸自然,以簡潔筆觸勾勒出山林古寺的獨特韻味,表達了對自然與禪境的向往。
何人海上最高樓,樓上涼風五月秋。畫棟初移仙吏宅,清樽欲待剡溪舟。山中泉石無三伏,檻外陰晴見十洲。爭道清狂任公子,當年東海一投鉤。
空山夜寂闃,蘿月掛巖頭。憑欄發清嘯,松風吹滿樓。
玄機冥運依鴻濛,執規歲歲來司東。乘時剪裁馭大巧,梢頭幾度鋪青紅。匡廬幽香誰見賞,直須為瑞芳華中。馀寒未盡已爛縵,似領千花修會同。貴名舊尊木芍藥,第品應許居上公。愿分靈根遍四海,充塞天地皆香風。
昔醉金明渚,今來慧辯祠。當年笑相視,此日哭殊悲。天迥川原凈,風高草木衰。江梅靈氣在,泉下復相知。
家人不笑營生拙,野老空嘲歷聘忙。
課馀自哦詩,詩罷還教子。時時視橐馀,質鬻市薪米。
聞道名山聳碧瑤,松風吹處暑全消??蓱z貧窘無由達,空羨豐纏十萬腰。
昭王銳志移青社,筑土懸金奉賢者。四方劍佩集強燕,千里風塵馳駿馬。郭君自舉先群豪,樂生獨步超凡曹。酬恩一雪伯國恥,建功并倚云天高。君臣意氣千年少,落日荒墟沒秋草。黃金買貴滿長安,惆悵英雄布衣老。
蘇氈久絕寢衣想,姜被忽分挾纊春。
中天城闕吐蓬萊,萬仞芙蓉壓翠苔。紫霧晝連三竺起,青霞晨傍九華來。龜蛇隱見靈仙窟,龍象騫騰上帝臺。奇絕東南誰并此,祗應人世有雄才。
三十馀年坐釣臺,竿頭往往得黃能。錦麟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
蟬響風初定,花肥雨自疏。青山爭入戶,紅袖自烹魚。江水磨樵斧,秋陽曝漢書。常時思故國,一晌夢扶馀。草堂門不閉,習靜遠塵囂。白日風情暢,青云氣色高。溪幽芳草塞,江熱夜霞燒。抱甕平生志,何須間桔槔。
異時蘭見鋤,只以當門故。請君陽春看,少讓梅一步。
落日沉大堤,湖上歸舟少。遙遙望村居,浩歌水云渺。
波震蕩兮具區,既底定兮奠神之居。芙蓋兮菱車,導翠黿兮文魚。神之來兮孰俱?后子皮兮前靈胥。與神游兮湖之滸,沖風息兮極浦。有倡兮妙舞,有冽兮清酤。神飽聿歸兮或返而顧,灌吾田兮受神之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