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陸云西志供定城墓有感書呈子勉總干三首
汲水傷多井水渾,刈葵放手損葵根。不能誤國寧歸去,無愧忠宣直下孫。
到家差晚兩眉顰,直氣輪囷吐未伸。卻恨青山埋骨早,不教眼見洛陽人。
一艇東來公已仙,午天花柳為誰妍。深培根本存生意,把握春風有阿連。
汲水傷多井水渾,刈葵放手損葵根。不能誤國寧歸去,無愧忠宣直下孫。
到家差晚兩眉顰,直氣輪囷吐未伸。卻恨青山埋骨早,不教眼見洛陽人。
一艇東來公已仙,午天花柳為誰妍。深培根本存生意,把握春風有阿連。
第一首:汲水太多井水變得渾濁,割葵時松手損傷了葵根。不能誤國寧愿歸鄉(xiāng)而去,作為忠宣公的后代問心無愧。第二首:回家稍晚雙眉緊蹙,正直之氣郁結未能舒展。只恨青山過早掩埋忠骨,未能親眼見到洛陽收復。第三首:乘舟東來您已仙逝,正午的花柳為誰而妍麗?深培根本留存生機,把握春風還看阿連。
忠宣:指謚號為“忠宣”的賢臣,此處或指陸云西先祖;輪囷(qūn):盤曲郁結的樣子;阿連:原指謝靈運稱其弟謝惠連,后泛指弟弟;仙:婉指去世;生意:生機,生命力;定城:古地名,今河南潢川一帶
此詩為詩人讀陸云西(或其家族)定城墓的墓志后有感而作,呈送子勉總干。當為陸云西去世后,詩人借墓志內容追思其生平,結合家國背景(如“洛陽人”或指中原收復),表達對逝者的敬意與對生者的勸勉。
三首詩以“讀墓志有感”為線索,首贊其品格(無愧忠宣),次嘆其早逝之憾(未見洛陽),末轉勸勉(深培根本)。既具個人追思,又含家國情懷,是悼亡詩中兼顧情感與深意的佳作。
皇州令節(jié)已藏煙,帝渥乘時錫廣筵。
和氣去添春色重,恩光來助日華鮮。
千聲鳳吹朱門里,一番花香谷雨前。
更喜簪裳嘉宴日,親逢干羽治平年。
儉勤追禹績,恭讓體堯仁。
措枉朝多直,除苛吏盡循。
遵儒恩禮異,左戚賞刑均。
立子知天意,超然即上賓。
庚星一點光無涯,日來飛入江東家。
江東江左舊聲氣,叔氏得之真差事。
歸來瑞光凌九霄,叔氏喜亦迎眉鬢。
家人驚起偏物色,袖中卻得真英物。
螟蛉須信逢蜾蠃,莫惜丁寧長類我。
他年解有速肖時,會振風流舊江左。
史筆善記事,畫筆善狀物。
狀物與記事,二者各得一。
詩史善記意,詩畫善狀情。
狀情與記意,二者皆能精。
狀情不狀物,記意不記事。
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
體用自此分,鬼神無敢異。
詩者豈于此,史畫而已矣。
人人誰不愿封侯,及至封侯未肯休。
大得卻須防大失,多憂元只為多求。
規(guī)模焉敢比才士,度量自知非飲流。
少日何由能強此,況今年老雪堆頭。
十二月將終,還驚歲律窮。
藏冰方北陸,解凍未東風。
草昧徒尋綠,花梢強覓紅。
探春春不見,元只在胸中。
拂霧酴酥酒滿巡,越山如鬣水如鱗。
日邊雖望龍庭遠,海上初傳鳳歷新。
好景融融來破雪,和風細細欲黏人。
莫言老守無心計,排比賓僚醉過春。
溪館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醉于人。
可憐萬木雕零盡,獨見繁枝爛熳新。
清艷夜霑云表露,幽香時過轍中塵。
名園不肯爭顏色,的的夭紅野水濱。
雨后驚濤激箭催,為君停櫂把離杯。
宦游向老令人笑,別恨傷春觸處來。
故國未歸江令宅,全家且上子陵臺。
如今遇酒伸眉醉,休問多才與不才。
春風必有刀,離腸被君斷。
春風既無刀,芳草何人剪。
腸斷不復接,草剪益還生。
誰人有芳酒,為我高歌傾。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重惜時。
萬里焦勞無所訴,九重深邃莫能知。
二年斯得誠為晚,七日言誅未是遲。
本固邦寧王道在,堯夫非是愛吟詩。
廟社奠東都,恃德非恃險。聚兵三十萬,待哺無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麥不逾陜。齊魯糧食囏,灞水不瀲滟。
唯余汴渠利,直貫長淮隒。歲輸六百萬,江湖極收斂。
挽送入太倉,因陳失蓋弇。將漕茍不登,汝職茲為忝。
或謂取太多,六路有豐儉。其間一不熟,饑殍誰能掩。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區(qū)處失其宜,斯言反為玷。
嘗欲請增減,革孚亦須漸。連營今飯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論,官曹畏書檢。虛亭一臨眺,比比危檣飐。
來從數(shù)千里,歲時空苒苒。雨余山氣凈,黛色淺深染。
夜昏漁火出,倏忽電光閃。須臾月色空,水面鋪寒簟。
相逢喜道舊,城柝屢移點。因語發(fā)長謠,誰能刊琬琰。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中夜時。
擁被不眠還展轉,披衣卻坐忽尋思。
死生有命尚能處,道德由人卻不知。
須是安之以無事,堯夫非是愛吟詩。
山城只有四圍青,海國都無一點塵。
荔子風標全占夏,荷花顏色未饒春。
水邊清吹傳觴久,路上殘陽立馬頻。
不是閑來夸景物,欲將謠俗寄王人。
仕宦晚益困,忽驚朝露晞。
嗟嗟命不偶,事事志多違。
直節(jié)未嘗屈,英魂何所依。
有材真國器,無悶即天機。
前日猶言笑,今亡果是非。
城南春滿路,空見素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