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法師之西川
旅游無近遠,要自別魂銷。
官柳鄉愁亂,春山客路遙。
伴行芳草遠,緣興野花飄。
計日功成后,還將輔圣朝。
旅游無近遠,要自別魂銷。
官柳鄉愁亂,春山客路遙。
伴行芳草遠,緣興野花飄。
計日功成后,還將輔圣朝。
旅行不在乎路程遠近,只是離別讓人心神哀傷。官道旁柳樹勾起鄉愁,春日山巒中友人前路迢迢。相伴前行芳草綿延,因興致所至野花飄飛。預計你成功完成使命后,還會回來輔佐圣明的朝廷。
要自:總歸,總是。
官柳:官府所植的柳樹。
緣興:因興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王法師前往西川時所作。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可能因友人遠行而心生感慨,寫下此詩表達送別之情與對友人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懷。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送別詩常見的情感和表現手法。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渺然 一作:悄然)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東洛幽閑日暮春,邀歡多是白頭賓。官班朱紫多相似, 年紀高低次第勻。聯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說古今人。 更無外事來心肺,空有清虛入思神。醉舞兩回迎勸酒, 狂歌一曲會娛身。今朝何事偏情重,同作明時列任臣。
絲絲楊柳鶯聲近。晚風吹過秋千影。寒色一簾輕。燈殘夢不成。 耳邊消息在。笑指花梢待。又是不歸來。滿庭花自開。
天涯除館憶江梅。幾枝開?使南來。還帶余杭、春信到燕臺。準擬寒英聊慰遠,隔山水,應銷落,赴訴誰? 空恁遐想笑摘蕊。斷回腸,思故里。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更聽胡笳、哀怨淚沾衣。亂插繁花須異日,待孤諷,怕東風,一夜吹。
去年湖上雪欺梅。片云開。月飛來雪月光中、無處認樓臺。今歲梅開依舊雪,人如月,對花笑,還有誰。 一枝兩枝三四蕊。想西湖,今帝里。彩箋爛綺。孤山外、目斷云飛。坐久花寒、香露濕人衣。誰作叫云橫短玉,三弄徹,對東風,和淚吹。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 開到寒梢獨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效皇極 一作:敦皇極)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統樂如何!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力 一作:犁) 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 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月淡風輕,黃昏未是清。 吟到十分清處,也不啻、二三更。 曉鐘天未明,曉霜人未行。 只有城頭殘角,說得盡、我平生。
花深深。一鉤羅襪行花陰。行花陰。閑將柳帶,細結同心。 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愁登臨。海棠開后,望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