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舟至登云橋,懷修梅
北望五云高,四疊陽關記此橋。畫就雙眉閑擁髻,魂銷。憶否花栽姊妹嬌。
細認柳千條,手種楊枝解舞腰。縱有青山前約在,迢遙。且把愁心寄早潮。
北望五云高,四疊陽關記此橋。畫就雙眉閑擁髻,魂銷。憶否花栽姊妹嬌。
細認柳千條,手種楊枝解舞腰。縱有青山前約在,迢遙。且把愁心寄早潮。
向北眺望,五色彩云高高飄繞,在這登云橋上,我記起了四疊《陽關》的離別曲調。她畫好秀美的雙眉,悠閑地擁著發髻,令我黯然魂銷。可還記得當年與姊妹們一同栽種嬌美的花苗?仔細辨認岸邊千萬條柳絲,那親手種下的楊枝,正舒展著輕盈的腰肢隨風舞蹈。縱使曾經與你有過同游青山的約定,如今也相隔迢遙。暫且將這滿懷愁緒,寄托給清晨的江潮。
五云:五彩祥云,此處或指高遠的天際,亦暗含對往昔美好時光的追憶。
四疊陽關:指《陽關三疊》的變調,古代送別名曲,此處代指離別場景。
擁髻:古代女子一種發式,以手擁挽發髻,此處形容女子嫻靜的姿態。
姊妹嬌:指共同栽種花卉的姐妹或友人(修梅),“嬌”突出其嬌憨可愛。
手種楊枝:親手栽種的楊樹枝條,暗含與修梅共同勞作的溫馨回憶。
前約:此前約定的同游青山之約。
迢遙:遙遠,形容約定難以實現的距離感。
早潮:清晨的潮水,借潮水傳遞愁緒,暗含時光流逝之意。
此詞為詞人舟行至登云橋時觸景生情所作。登云橋或為與友人修梅昔日常聚之地,此次途經此處,因見橋邊柳楊、遙想當年共栽花、種楊枝的點滴,勾起對修梅的深切思念。創作背景暗含清代女性詞人常見的懷人主題,以細膩筆觸記錄行旅中的情感波動。
全詞以“懷修梅”為核心,通過登云橋的所見所憶,串聯起離別場景、溫馨往事與現實悵惘,既展現了詞人對舊友的深情,也借“早潮寄愁”的意象,含蓄傳遞出無法赴約的無奈。語言婉轉而情感真摯,是清代懷人小令的典型之作。
龍女攜筐到日南,扶桑摘葉飼冰蠶。繅絲倩得鮫人手,為織紅綃制舞衫。
天產乾皋此異禽,遐陬來貢九重深。體全五色非凡質,惠吐多言更好音。飛翥似憐毛羽貴,徘徊如飽稻粱心。緗膺紺趾誠端雅,為賦新篇步武吟。
朝看潮水生,暮看潮水落。大江日東流,自繞青山郭。長瀾駕歸風,秋氣正蕭索。萬雷鼓騰趠,百鬼凌噴薄。蛟龍窟宅移,蓬梗共漂泊。況爾蛙黽微,埼岸所棲托。浩蕩天地間,一氣同橐籥。吳兒踏浪游,自許平生樂。
吏隱容才子,騷壇見古人。題詩海國遍,執法洱河新。邛笮紆官路,瀾滄極漢津。試看諸葛壘,豈但碧雞臣。
漠漠平蕪碧,蕭蕭亂葉紅。褰衣上危石,欹帽立西風。日月奔馳外,江山感慨中。他鄉對零落,那放酒杯空。
眊氉渾如病起初,冬烘又似酒醒馀。睡鄉幸有閑田地,不放詩人僦一居。
落落南冠且笑歌,肯將壯志竟蹉跎。丈夫不作尋常死,縱死常山舌不磨。
妾住陽臺下,何曾夢楚宮。朝云吹不散,任爾大王風。
我本江東一布衣,十年較藝到京畿。欲從彭澤尋歸路,且學嚴陵坐釣磯。山月度墻窺冷榻,海潮帶雨過晨扉。天臺客至因留話,一笑揮杯興欲飛。
搖落孰知秋氣溫?流金若綴給孤園。驕陽漏影林蔭下,如此風光不可言。
僧房宴宿境幽偏,野衲巖棲不計年。木食草衣脩凈業,薰爐經卷伴枯禪。云生坐石諸緣斷,月印寒潭一性圓。曉起揚鞭入城去,南山回首羃嵐煙。
溪林元不擇人清,自少人來向此行。若使行人多此處,謝安何必有高情。
事此忽三年,將為百年計。蒼蒼昊天高,郁郁者大地。蜉蝣寄其間,生死而已已。魂散虛空遙,軀化泥土里。功業不可攜,十年后誰記?暫假我軀靈,使我續族類;只今未有子,是我所略愧。
六合為家樂宴寧,山中猿鶴也忘情。雙成吹徹參差玉,滄海東頭看月生。
從容邊塞議,慷慨廟堂爭。曲突非無驗,方穿有不行。搢紳終倚賴,贈襚極哀榮。豈慕公孫貴,平生學董生。應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朝多側目忌,士有拊心哀。書蠹平生簡,香寒后夜灰。悠悠國西路,空得葬車回。昔繼吳公治,今從子產游。里門無舊客,鄉國有新丘。謀讓禆諶遠,文歸賈誼優。此時辜怨寵,西望涕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