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和子珍《游十剎海》韻
水邊風日美,芳蓮墜粉,都似晚霞紅。深深垂柳暗,淺綠明漪,閑系小箏篷。鴛鴦隔浦,總雙雙、花底相逢。無避處、扇光如雪,低障夕陽中。
匆匆。香車去也,小閣沈熏,有春人尋夢。應自笑、軟晴芳草,未試青驄。汀洲縱有重來約,怕秋心、涼到芙蓉。青鳥去,明珠還寄樓東。
水邊風日美,芳蓮墜粉,都似晚霞紅。深深垂柳暗,淺綠明漪,閑系小箏篷。鴛鴦隔浦,總雙雙、花底相逢。無避處、扇光如雪,低障夕陽中。
匆匆。香車去也,小閣沈熏,有春人尋夢。應自笑、軟晴芳草,未試青驄。汀洲縱有重來約,怕秋心、涼到芙蓉。青鳥去,明珠還寄樓東。
水邊風光晴好,芬芳的蓮花飄落粉瓣,都像晚霞般紅艷。垂柳深深,樹影暗綠,淺綠的水波明亮,閑閑系著小篷船。鴛鴦隔著水灘,總是雙雙在花底相逢。無處回避,團扇潔白如月光,低低遮擋夕陽。 時光匆匆,香車已去,小閣里沉水香氤氳,有懷春之人追尋舊夢。該自笑這晴軟芳草,還未試過騎青驄馬踏春。即使有約重游水邊,怕秋意先涼了芙蓉。青鳥飛去,明珠還寄在樓東。
墜粉:指蓮花飄落的花瓣。
小箏篷:指形狀如箏的小篷船。
青驄:青白色的馬,此處代指游春的坐騎。
汀洲:水邊的平地。
秋心:秋日的愁緒,“秋”與“心”合為“愁”字雙關。
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的神鳥,此處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明珠:喻指信物或珍貴的寄贈之物。
此詞為詞人與友人子珍同游北京十剎海時的唱和之作,通過記錄游賞見聞與別后思緒,反映了文人雅集時對自然之景的欣賞與對聚散無常的敏感。
全詞以游十剎海為背景,上片工筆繪景,下片轉寫情思,借景生情,意象婉約,語言細膩,既展現了春日游賞的明麗,又暗含對時光流逝、重游難期的微妙愁緒,體現了清代詞人含蓄深婉的創作風格。
輕車重馬自相騰,
橫度長河百丈冰。
貝闕珠宮應浪語,
黃沙際海谷為陵。
紅板橋頭,方山柵口,中流冷撥吳裝。正螢飛冰簟,蟬咽銀床。經過郗僧施宅,青溪曲、曲似回腸。云水外,千年陳跡,一片新涼。
堂堂。過江人物,記疇昔獅兒,亦號孫郎。奈殘山剩壘,極浦斜陽。持底寄愁天上,君須問、舊日平康。還則怕,菖蒲花老,燕子樓荒。
揮刀裁流水,流水不可裁。討古寫煩憂,煩憂郁以絯。
弱小事文翰,結慕左馬場。踰冠改初服,馳精虞與黃。
卑彼雕蟲技,欣此日月光。長劍倚天外,耿耿飛英芒。
大業無階陛,盛年掩空房。斂志仙真侶,希心寥廓翔。
豈由心好道,實乃意無疆。羨門不我遇,中路成悲傷。
整駕欲焉之,沈思所行藏。古有適志人,鹿門與柴桑。
百爾非所珍,耕鑿庶自將。晨往從之游,寧憚歷冰霜。
借問春光今幾許。楊柳梢頭,一線輕黃縷。殘月薄紗人乍起。胭脂冷淡梅妝洗。
試綰香云寒墮指。不道東風,作惡還如此。妝罷開簾呼盥水。籠中鸚鵡傳言語。
嘉樹種木棉,天何厚八閩。厥土不宜桑,蠶事殊艱辛。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憂貧。江東得此種,亦可致富殷。
奈何來瘴癘,或者畏蒼旻。吾知饒信間,蠶月如岐邠。
兒童皆衣帛,豈但奉老親。婦女賤羅綺,賣絲買金銀。
角齒不兼與,天道斯平均。所以木棉利,不畀江東人。
避秦衣木葉,矧肯羞懸鶉。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鄰。
綈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贈我以兩端,物意皆可珍。
潔白如雪積,麗密過棉純。羔縫不足貴,狐腋難擬倫。
絺纊皆作貢,此物不薦陳。豈非神禹意,隱匿遺小民。
詩多草木名,箋疏徒諄諄。國家無楚越,欲識固無因。
剪裁為大裘,窮冬勝三春。拜嘉重感激,觸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鄒律今不神。三宮坐穹廬,雨雪或十旬。
安得移此惠,飛到君王身。塞上寒墮指,挾纊誰為溫。
人各賜兩端,費銀二萬斤。大軍四十萬,談笑卻胡塵。
感君道義交,何異骨肉親。可與知者道,眾人笑且嗔。
玉案未能報,瓊琚情則真。春秋二百年,幣交幾君臣。
季札有贈好,千古尚如新。
對壘爭誇搏擊勞,
偶然成敗等秋毫。
從教末著安劉妙,
肯似山中不著高。
蓬瀛歸未得,偃翼清溪陰。
忽聞瑤琴奏,遂舞玉山岑。
舞罷復嘹唳,誰知天外心?
何卑執戟謝京華,卻愛河陽縣里花。
不為遠師招白社,擬從勾令覓丹砂。
青天掛席浮明月,螺水回舟勝若耶。
莫學南昌隱君子,離群獨拂五云車。
愁上高樓望夕烽,東南佳氣幾時鐘。
水遮王母三千里,山隔劉郎一萬重。
故壘陣圖夔府石,荒城牌字象州松。
鯨鯢京觀分明在,何事天驕訪舊蹤。
宣南積潦二尺強,暑雨為溽忽變涼。
須臾晴景復陰曀,梧桐翻葉鳥宿梁。
累月休假猶旁皇,南北多兵懷我鄉。
一身不歸又秋至,跂彼織女日七襄。
南唐三主御屏風,
流轉宣和畫苑中。
今日江南談舊話,
遺黎無淚濕青紅。
山色青無盡,都來入此軒。
觀空天變幻,窺磴石飛翻。
客愛躋登險,僧忘應對煩。
繩床容小憩,清絕夢中魂。
口中淡出鳥來無,寒夜壺漿馬哈魚。
旨酒能嘗斯醉矣,佳肴信美況饞乎。
早知畫報人慷慨,加以荒原境特殊。
君且重干一杯酒,我將全掃此盤馀。
簾外殘燈照夜愁,秭歸啼夢五更頭。捲春一夜東風緊,倒約飛花入小樓。
單衣初試覺身輕,芳徑無花午氣清。風罥斷絲庭宇靜,日長時聽打茶聲。
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相迎盡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
禁火初從太原起,風俗流傳幾千祀。算取去年冬至時,一百五日今朝是。
今年寒食勝常春,總緣天子在東巡。能令氣色隨河洛,斗覺風光競逐人。
上陽遙見青春見,洛水橫流繞城殿。波上樓臺列岸明,風光所吹皆流遍。
畫閣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見鞦韆。來疑神女從云下,去似恒娥到月邊。
金閨待看紅妝早,先過陌上垂楊好。花場共斗汝南雞,春游遍在東郊道。
千金寶帳綴流蘇,簸瓊還坐錦筵鋪。莫愁光景重窗闇,自有金瓶照乘珠。
心移向者游遨處,乘舟欲騁凌波步。池中弄水白鷴飛,樹下拋球彩鶯去。
別殿前臨走馬臺,金鞍更送彩毬來。毬落畫樓攀柳取,枝搖香徑踏花回。
良辰更重宜三月,能成晝夜芳菲節。今夜無明月作燈,街衢游賞何曾歇。
南有龍門對洛城,車馬傾都滿路行。縱使遨游今日罷,明朝尚自有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