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七首 其四
誰家飯掛空梁,
指與小兒令看。
解開即是灰囊,
當下命根便斷。
誰家飯掛空梁,
指與小兒令看。
解開即是灰囊,
當下命根便斷。
不知道是誰家把飯掛在了空梁之上,指給小孩子讓他看。把這飯解開后就會發現它不過是灰囊一樣無用的東西,當下就能斷掉對它的執著念想。
空梁:空蕩蕩的屋梁。
灰囊:這里可理解為如同灰袋子一樣沒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命根:比喻人內心的執著、牽掛等。
此詩為“頌古”之作,“頌古”是禪宗的一種偈頌形式,通常是對古代祖師的言行、公案進行闡釋和發揮。這首詩可能是作者針對禪宗修行中人們容易產生的執著等問題而創作,旨在以簡潔的語言點醒世人,引導修行者放下對世俗事物的執著,達到空靈的境界。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放下世俗執念,追求空靈解脫。其特點是用簡單的生活場景闡述深刻的禪宗哲理。在禪宗文學中,這類頌古詩豐富了禪宗的表達方式,有助于傳播禪宗思想。
邦伯由來有令名,
修持清苦振佳聲。
至尊仄席思耆舊,
即看徵黃侍紫清。
高臺山水間,悠然會清響。閑來或自登,坐看孤月上。
種竹繞亭下,竹生在亭上。深林不見人,幽禽自來往。
我醒石不醒,我醉石自醉。不學石上禪,得此石上趣。
梅樹千萬株,梅花白于雪。不見隴頭人,時見隴頭月。
春水漸沒堤,花深少人跡。時有看花人,相見不相識。
清淺蓼花池,花開遍池里。一片池上秋,落盡池中水。
洲水日日生,洲花滿煙霧。搴芳何處船,莫失洲中路。
肺病多年戴鹖冠,霜藤風竹倚門看。
老增氣岸逢迎少,貧減風流任俠難。
越酒試蒸魚尾活,蜀姜聊解蟹螯寒。
君家遙隔吾廬闊,肯慰行藏問釣竿。
門衰丁復稀,大母八十邁。得汝如珍寶,顧望何時大。
屋破夜滴雨,母抱坐撐蓋。當此兒忽啼,大母聞心碎。
隔牖數驚問,疑生意慮外。來朝抱汝嬉,筋衰不顧憊。
母繼大母亡,數載兩見背。言念舊時恩,應難為五內。
紫宸宮殿入荒蕪,麥秀漸漸遍故墟。
石室已燒丹灶火,碧天難挽紫云車。
時人未識遼東鶴,鴻寶誰傳篋里書。
一自簫聲飛去后,海南無處問諸孤。
疏從掠勢密侵邊,一道斜飛綽欲仙。
小徑貪肥成聚五,南枝得意占長先。
傾筐七子垂能幾,買檻千金墜可憐。
桐井正翻轆轤影,猧兒蹴損不成妍。
亂后江亭屐久疏,擁愁唯對半床書。
禊游多汝勤相展,世患如今未易祛。
想借佳辰傾白墮,儻蒐新作過黃初。
耽眠阻雨吾成悔,更負櫻廚佛影蔬。
金闕觚棱夢已非,不才甘與世相違。上書年少先華發,射虎將軍今短衣。
永憶江湖堪送老,驚心故舊亦全稀。劇憐青瑣登朝籍,肯念滄洲有釣磯。
山公啟事豈其時,作答休嫌叔夜遲。尚有功名身后事,不爭好惡世間兒。
作歌漫擬《丁都護》,屬和應無高漸離。河復詩成兵馬洗,采風或用擊轅詞。
城郭攲斜建,人家高下居。
扁舟挨古岸,別棹過僧廬。
祠識伊川像,堂標魯直書。
惜哉橫一水,游子亦來疏。
不知何許人,忽在陳留市。
生來無得失,物則有泰否。
春時看物生,秋冬看物老。
大意寓之笛,馀情付云鳥。
無處不可居,不問江與湖,亦不問田廬。
今夜入城市,往往呼狂夫。
狂夫勝獨醒,以身葬江魚。
沸地笙歌海,排山酒肉林。
連環屯萬室,尺土過千金。
民氣多膻行,夷言學鳥音。
黃標千萬積,翻訝屋沈沈。
一種清癯野性全,寒汀寂立迥翩翩。
松風吹過驚秋冷,澗水聽殘顧影憐。
懶甚不尋滄海夢,病馀閒對白云眠。
誰教骨格長如此,卻笑人間浪學仙。
肅霜裘薄夜寒驚,遠對殘燈坐到明。
病鶴支風孤不語,疏梅補月兩無情。
頭顱安保長如昨,飲食寧甘送此生。
天地并功神鬼集,替人一概筑愁城。
殘年真欲數期頤,一事無營飽即嬉。
身入兒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結繩時。
騰騰不許諸人會,兀兀從嘲老子癡。
亦莫城中買鹽酪,菜羹有味淡方知。
連山波闊遠天垂,愁倍陽關酒滿卮。
展轉別離無后約,丁寧珍重是危詞。
一盤針路漫漫夜,十丈帆風獵獵時。
百里已遙千里近,計程疑速又疑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