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衢州嶧四首 其三
黃塵撲撲倦征途,
忽雨能來快洗蘇。
旱接夏秋才得此,
一身寧敢嘆沾濡。
黃塵撲撲倦征途,
忽雨能來快洗蘇。
旱接夏秋才得此,
一身寧敢嘆沾濡。
一路上黃塵飛揚,我早已厭倦了這漫漫征途,忽然下起雨來,暢快地讓我恢復精神。夏秋連旱之后才迎來這場雨,我怎敢抱怨身上被雨水打濕呢。
黃塵撲撲:形容路上塵土飛揚的樣子。
倦征途:對旅途感到疲倦。
快洗蘇:暢快地恢復精神。洗蘇,使困頓的狀態得到緩解。
旱接夏秋:夏秋兩季接連干旱。
沾濡:被雨水打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夏秋連旱,詩人正在旅途之中,飽受干旱和旅途奔波之苦。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雨的到來讓詩人心情為之一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久旱逢雨的欣喜和樂觀豁達的心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感受。
去郭蒼茫色,鴉飛欲暮天。青天一筇外,白發萬花前。春事渾相惱,人情好自憐。踏歌時遣意,平楚漫風煙。
熙陽含景麗,積雨散層陰。因憶開云日,悠然思古今。
朝日照綺窗,光風動紈羅。巧笑茜兩犀,美目揚雙蛾。
微風起山上,竹榻覺寒增。煙徹三生夢,心清一夜燈。逃禪塵外客,入定月中僧。好是階前菊,沁人香且澄。
?彼西雍鳥,因之寄圣猷。丹青傳妙手,羽翮見清修。致一斯通圣,傷多實亂謀。無為浪池鶩,天壤失歸投。
夢斷羅幃春睡淺,小樓風竹頻敲。溪流一曲抹山腰,雨香初拂柳,日氣漸烘桃。笑解金龜同買醉,故人雅集金宵。鬮詩量酒興還饒,曉鐘齊女墓,殘月大姑橋。
為愛胡盧手自栽,弱條柔蔓漸縈回。素花飄后初成實,碧蔭濃時可數枚。試問老禪藤繳去,何如游子杖挑來。早知瓠落終無用,只合江湖養不才。
柵欄隔咫尺。東君多事,亂催紅紫。醒伊夢、著胭脂色,一朵暈生嬌美。裙濡新綠,漫湔幾日憐花水。啜玉露,嘗盡春滋味。看來恁嫵媚,攲在春懷里。滋情若韭。少女心、將誰撫?想教可人來識。乍瞧得、有網橫斜。罘罳隔斷彼此。真真惱了女兒。卻尋思無計。奈蹙黛眉,兩頰清泠淚。絳草天作賜,怎又人作祟。誰弄鐵藜刺。困花經年直到老死。有話曰、始亂終棄,恁薄幸情如紙。于今凄迷,百轉不解緣因。便恨世道,讓人多虛偽。何覓解語客,替釋花怨恚。花與我、無關曖昧。肯相憐、秉性而已。惜伊怎耐得,南冠度日,者般憔悴。賦成幾闋新詞。向人言。應惜花欲墜,莫再使幽閉。
我與黃昌是故人,也知通守最情真。詩如水部翻成癖,官到黃州只自貧。妒雪瓊花臺觀舊,行春露冕歲華新。懸知別思如春柳,長遣飛花到泗濱。
吏辭如賀日,民送似迎時。
分來烽火柏,持作筆床先。小架宜斑管,長書得錦箋。歸憑纖手潤,益使大紅鮮。未有瓊瑤報,殷勤奏短篇。
石橋碧澗又斜暉,人有高情寄翠微。入坐秋聲催葉下,當杯宿鳥亂云歸。僧無俗韻供排笑,酒散涼風恣指揮。昏赤穿林燈影細,草頭零露遍濡衣。
小隊旌旗上翠巖,松風十里鎖禪關。水深水淺高低澗,春淡春濃遠近山。鄉思猛隨蒼鳥去,客心暫與白云閑。天公已是多情殺,特把淋頭雨放慳。老守憂民若己傷,三回奉詔勸耕桑。周家綿遠農開國,漢室興隆谷腐倉。麥緣少地鋤山種,水怕多流累石防。田里熙熙知樂土,更祈四表共平康。
侍從才華四十年,東齊人物老儒仙。太常舊建迎鑾策,學士原兼內相權。直道不容甘去國,閑身無累早歸田。老成凋謝文章在,留得芳聲世上傳。
論文當日幾相親,佳句傳來未厭頻。湖上山川成隔歲,江東云樹再逢春。遠書但勸加餐食,宣室何由問鬼神。自是散曹難報稱,每因客夢到楓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