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懷徐杏文寄妹
重把陽關奏。嘆河梁、一枝搖落。忍歌折柳。明日依然分兩地,此后可禁消瘦。思往事、那堪回首。欲問天涯羈旅客,見離人、如此傷心否。毫欲染,淚沾袖。
紅塵擾擾參能透。最消魂、三宵小聚,匆匆分手。惆悵空江煙水闊,渾似當年別后。惟愿取、長教廝守。差喜相逢時不遠,記西湖、早桂飄香候。離別恨,濃于酒。
重把陽關奏。嘆河梁、一枝搖落。忍歌折柳。明日依然分兩地,此后可禁消瘦。思往事、那堪回首。欲問天涯羈旅客,見離人、如此傷心否。毫欲染,淚沾袖。
紅塵擾擾參能透。最消魂、三宵小聚,匆匆分手。惆悵空江煙水闊,渾似當年別后。惟愿取、長教廝守。差喜相逢時不遠,記西湖、早桂飄香候。離別恨,濃于酒。
再次彈奏起《陽關曲》。感嘆在河梁分別時,如柳枝搖落般凄涼,怎忍心唱起折柳送別之曲。明天依舊要分隔兩地,此后怎能禁得起相思而消瘦。回憶往事,哪能忍心回首。想問那漂泊天涯的旅人,可曾見過離人如此傷心的模樣。剛要提筆書寫,淚水已沾濕衣袖。紅塵紛擾我已能參透。最讓人黯然銷魂的,是那三夜短暫相聚,又匆匆分手。惆悵于空闊江面上煙霧浩渺,就像當年分別之后的情景。只愿能長久相伴。稍感欣慰的是不久后還能相逢,記得在西湖早桂飄香的時候。這離別之恨,比酒還要濃烈。
陽關:指《陽關曲》,為送別之曲。
河梁:代指送別之地。
折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羈旅客:漂泊在外的人。
廝守:相守在一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作者與徐杏文寄妹短暫相聚后又要分別,在分別之際寫下此詞,抒發離情別緒。當時可能處于一個離亂或漂泊的社會環境,人們聚散無常。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愁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善于運用意象營造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以其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古代送別詞的魅力。
曹君本右族,乃是武惠孫。孝義出天性,辭貌恭而溫。念昔父早沒,而獨母氏存。母子守清素,終鮮弟與昆。窮居力弗贍,藜藿供盤飧。時有好善者,有女愿與婚。既以承祭祀,復茲奉晨昏。奈何頗成立,母老病且殙。迎醫及禱祈,徒然自趨奔。母病日已劇,惻惻心憂煩。于焉割其股,調和煮成?。一啜病即愈,依然對庭萱。后來病屢作,夫婦相與言。再三至刲肝,聞者驚心魂。老天念其誠,遂使母子完。曾從視其傷,肌膚尚留痕。母壽盡天年,此心可無冤。至今問其故,對客聲猶吞。嗟哉孝子心,勇為過孟賁。殺身以成仁,況茲罔極恩。唯知母所重,此身何暇論。世多不情子,貶議爭囂喧。圣朝崇孝治,特為旌其門。豈徒事獎勸,要使薄俗敦。吾知孝義名,千古留乾坤。
夢中相見慰相思,玉立長身漆點髭。不遣紫宸朝補袞,卻教雪屋夜哦詩。
來何容易去何遲,半在胸中半在眉。門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殘月酒醒時。濃如野外連天草,亂似空中惹地絲。除卻王侯歌舞地,人間無處不相隨。
三茅斷作湖嶼碧,常州升州猶比鄰。山君化鶴去問客,水鳥銜魚來獻人。釀酒未嫌官舍冷,開倉長恐士家貧。絕嗟一概鳴琴地,杏花閉門消卻春。
杯酒莫停手,路長思八閩。精靈深狎客,瘴霧簿侵人。海近漁船集,山空鳥道鄰。來京書一束,賴爾老隨身。
鶯兒學語不成歌,鳩婦頻呼更若何。儲得濁漻三百斛,冶游爭奈雨云多。
關西短簿眾稱賢,太華峰前坐五年。心為嫉邪曾奏事,家因好客不留錢。霜寒茅屋雞聲蚤,月落江城雁影翩。此去京華遇鄉使,好將嘉政萬人傳。
鴻鵠不嘯侶,鷙鳥難為儔。雙美無常玩,江漢故分流。堅芳喻蘭石,千載一綢繆。佳言盈耳哉,良時安可留。在昔誇中原,數子從我游。
華人流落幾秋風,南望中原信不通。好寄書來蘇屬國,君王方射上林中。
故人乘車去,我亦乘車歸。南北雖異轍,同向暮中飛。來自天之末,歸向天之陲。暮色各獨看,同此中心悲。同此中心悲,相隔亦何違。雖有此日別,來日未為非。
斷除嗜欲想,永撤天機障。身居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客途南北幾暄涼,又見旗亭柳色黃。往事盡隨春物變,離情直與暮云長。人將黼繡輕韋布,我視江湖只廟廊。昨夜小齋清夢里,一編還共短檠光。
客邊寒食似來朝,游興今年覺盡消。逆浪相邀湖上楫,賣餳何處市中簫。故山草長迷新鬼,別院花閑伴阿嬌。為問前期知近在,春風春雨更迢迢。
畫手三川著色濃,黃昏更在獨圍中。佳期落日連云合,艷采垂絲帶縷紅。我愧留髡花惱客,君矜止廣尉貪公。傳呼徑去孤風景,幸好看時不暫同。斫竹移松傍淺樊,牡丹時節尚輕寒。向家庭院花如錦,獨為窮忙未得看。
吳江東入海,水與天色并。波濤堆琉璃,一碧三萬頃。曉黛浮空濛,春藍漲溟涬。南泛浩無涯,北接安有境。莽莽合蒼靄,翳翳沒白景。鯨鯢聚窟宅,天地設陷阱。我行監漕貢,眷言赴京省。舟楫多艱虞,行役增戒警。望洋意茫茫,戀闕心耿耿。緬思承平日,皇風被溪嶺。迢遞一介使,萬里無寸梗。云胡鞠荊杞,周道莫驅騁。戎馬方紛披,廟謨賴維罄。庶得近依光,絕勝遙引領。詎復憚勤勞,乃遂忘忠鯁。南風蓬底聲,西日帆外影。蕭蕭征衣裳,薄暮有馀冷。浩歌叫馮夷,慷慨心目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