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王歌
陽春二三月,單衫繡裲襠。系馬臨大道,值女行采桑。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陰涼。絺服不掩體,喚女汲寒漿。
初寒八九月,銀燭照高堂。端然坐不睡,看女織流黃。
盛冬十一月,調笑酒壚傍。玉壺出纖手,索女弄絲簧。
主人但置酒,烹肥擊其鮮。男兒好還鄉,不愿持一錢。
孤兒當門泣,門外霜皓皓。今年許裁襦,兄但視其嫂。
駿馬似人長,金鞭五尺強。往來渭橋上,瑯琊大道王。
新買五尺刀,摩挲不離手。但來看此物,軍中誰更有。
陽春二三月,單衫繡裲襠。系馬臨大道,值女行采桑。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陰涼。絺服不掩體,喚女汲寒漿。
初寒八九月,銀燭照高堂。端然坐不睡,看女織流黃。
盛冬十一月,調笑酒壚傍。玉壺出纖手,索女弄絲簧。
主人但置酒,烹肥擊其鮮。男兒好還鄉,不愿持一錢。
孤兒當門泣,門外霜皓皓。今年許裁襦,兄但視其嫂。
駿馬似人長,金鞭五尺強。往來渭橋上,瑯琊大道王。
新買五尺刀,摩挲不離手。但來看此物,軍中誰更有。
陽春二三月間,穿著單衫和繡有花紋的短襖。把馬系在大道旁,恰好遇到女子去采桑。炎熱的五六月,帶著枕頭追逐陰涼處。粗布衣服遮不住身體,喊女子去打涼水。初寒的八九月,銀燭照亮高堂。端正地坐著不睡覺,看著女子織精美的黃絹。隆冬十一月,在酒壚旁調笑。玉手從壺中倒酒,邀女子彈奏樂器。主人只管擺酒,烹煮肥美的肉。男兒喜歡回到家鄉,不愿帶一文錢。孤兒在門前哭泣,門外霜雪潔白。今年答應做短衣,哥哥只看嫂嫂的態度。駿馬像人一樣高,金鞭有五尺多長。在渭橋上往來,是瑯琊大道上的王者。新買了五尺長刀,撫摸著舍不得放手。只要看看這東西,軍中誰還能有。
裲襠:一種類似背心的短衣。
值:遇到。
挈:攜帶。
絺服:粗葛布做的衣服。
寒漿:涼水。
流黃:一種黃色的絲織品。
調笑:戲謔玩笑。
壚:酒店里安放酒甕的土臺子。
摩挲:用手撫摸。
《瑯琊王歌》是北朝樂府民歌,北朝社會動蕩,民族融合,這些民歌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感和社會風貌。此詩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定,但大致體現了北朝時期人們的生活場景和精神狀態。
這首詩以四季為線索,展現了不同季節的生活畫面,刻畫了豪爽的男兒形象和凄涼的孤兒處境。它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北朝樂府民歌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情感。
清景行行一徑苔,蘭樽特為晚春開。 綠陰青紫猶堪賞,昨日游人自不來。
濯濯新姿帶月深,便移輕舸就濃陰。 蕃釐花徙瓊無種,蜀國琴挑曲有心。 展罷縹緗存粉指,拈來絲竹廢清音。 子皮自挈夷光去,為謝君王與鑄金。
飲啄無多但任真,山庖野榼解相親。 濁清慵辨俱中圣,農圃兼營是小人。 議鱔未捐何氏累,食鮭粗救庾郎貧。 望秋欲萎真蒲柳,錯把芭蕉喻此身。
冥冥雨不絕,嚦嚦啼征鴻。 寒江煙霧里,小艇一漁翁。
行客。行客。身世東西南北。家林迢遞不歸。歲時悲盛淚垂。垂淚。垂淚。兩鬢與霜相似。
華亭新偉觀,勝地得高雄。憑欄徒倚要眇,萬里景無窮。好是江流縈繞,那更云天舒闊,疊嶂倚晴空。眼界無盡藏,懷抱有清風。 主人賢,開綺席,泛金鐘。放懷一笑,許我滿酌醉顏紅。只恐璽書即下,促起飛鳧東去,行作黑頭公。還記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快風收雨,正江城初霽,物華如許。麗日融和春思好,是處鶯啼燕語。嫩綠成陰,落紅堆繡,只恐春將暮。園林清晝,看看又見飛絮。 太守無限風流,鈴齋多暇,載酒郊原路。幾隊旌旗光閃爍,鼓吹更翻新譜。曲水流觴,蘭亭修禊,俯仰成今古。為君一醉,歸時樓上初鼓。
再拜識英度,喜氣覺飛浮。神清骨秀,元是蓬萊謫仙流。蓋去沖摩霄漢。剛向平分風月,半剌嶺南州。素蘊未施展,闊步尚淹留。 從此去,朝帝闕,侍宸旒。論思獻替、要須直與古人侔。好是羽儀朝著,勒就鼎彝勛業,卻伴赤松游。曳杖太湖曲,笑傲八千秋。
雅淡精神,鉛黃未洗,猶帶殘妝。春艷一枝,鵝兒顏色,染就纖裳。 月移影轉南窗。特地送、些兒暗香。宿酒初醒,這般滋味,夢斷池塘。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整駕升車望寥廓,垂陰薦祉蕩昏氛。饗時靈貺僾如在。 樂罷馀聲遙可聞。飲福陳誠禮容備,撤俎終獻曙光分。 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云。
陟降左右,誠達幽圓。作解之功,樂惟有年。 云輧戾止,灑霧飄煙。惟馨展禮,爰列豆籩。
一官何幸得同時,十載無媒獨見遺。 今日不論腰下組,請君看取鬢邊絲。
更勞今日春風至,枯樹無枝可寄花。 覽鏡唯看飄亂發,臨風誰為駐浮槎。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 梅子酸著齒,麥穗長半腰。 天運不暫停,又將轉斗杓。 無復冬裘御,重取夏扇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