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偶成
颯颯金風木葉飛,
銀河皎潔漏聲微。
一窗涼月明如水,
鄉夢因何不肯歸。
颯颯金風木葉飛,
銀河皎潔漏聲微。
一窗涼月明如水,
鄉夢因何不肯歸。
秋風颯颯作響,金黃的樹葉紛紛飄落,銀河皎潔明亮,計時的漏壺聲輕微。窗前清涼的月光如同水一般,可思鄉的夢啊,為何總不肯帶我回到故鄉。
颯颯:形容風聲。
金風:秋風,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屬金。
漏聲:漏壺滴水聲,古代用漏壺計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思鄉之情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異鄉的秋夜,因秋景觸發了內心的思鄉情緒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為思鄉,以景襯情,借秋夜景象抒發鄉愁。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傳統思鄉題材詩歌的特點。
天山白草路橫分,
日暮悲笳不忍聞。
想得玉關方轉戰,
皂雕風起欲盤云。
世態如波沉又浮,何人為國抱深憂。極知氣運關民事,不但貧窮說此州?;浠ㄩ_還自得,春來春去倩誰留。馳驅安得名駒壯,萬里長途獨駕辀。
飛霧漫空薄畫簾,分明此地是西黔。人情似水隨流去,世事如棋信手拈。獨往幾時歸膝下,多愁終日在眉尖。莫嫌天遠無人問,試使夷齊處處廉。
年年于此駐征驂,宣布深慚讀召南。萬里孤心依魏闕,百年吾道在茅庵。云鵬枉展風中翼,蕉鹿虛傳夢里談。不是迂疏輕勢分,從來名教要人擔。
所思竟何處,
家住在金壇。
天上行云易,
人間聚首難。
況于池水上,
兼以松風寒。
徒然勞夢想,
不得共盤餐。
莽莽扶胥鎮,廟祀南海神。冕旒古王者,龍服如天人。甲裳列將吏,珠翠羅妃嬪。維神鎮炎荒,坐撫萬介鱗。自粵隸版圖,歷代修明禋。豈惟司潮汐,澇旱關喜嘖。有時特告祭,天子命大臣。
紅棉二月花,廟瓦朱璘璘。斑斑兩銅鼓,神威藉而伸。雄鳴雌輒應,奔走百粵民。東風吹萬艘,打槳波羅春。神壽知幾何?云是神誕辰。香煙靄高空,廣庭雜羞珍。魚龍進百戲,曼衍何侁侁?是時廟市集,蜑語爭蠻銀。泥雞繪丹彩,妙若能鳴晨。終歲婦孺工,罄售未浹旬。年年荷神麻,近廟民不貧。
我來秋九月,寒日搖江瀕。市閒廟亦靜,神幾生秋塵。落葉紛滿階,僧廚應添薪。捫鼓復讀碑,兩廊且匝循。顧瞻門庭間,赑屃何砰磷?宋明開國初,武功碑具陳。明祖起布衣,尤表雄無倫。惜皆在唐后,但覺年代新。最古惟韓碑,日月光貞珉。碑缺亭亦圯,重建需百緡。同游各傾囊,再至功應竣。
我思此廟初,寔瞰南海濱。風濤旦夕生,欲往多逡巡。行舟較今拙,動輒憂沉淪。偶因遣祭歸,疑神福其身。作碑旌厥功,匪特耀所親。安知古滄海,今化田畇畇。廟門通江路,沙壅久且堙。古人系舟處,泥沒雙石麟。
去門數百武,高丘碧麟峋。上為浴日亭,破曉奇景臻。蘇詩儼在石,駁落未盡泯。海雖去漸遠,浩蕩猶無垠。半夜潮始生,云霞捧紅輪。此亭得此景,古語仍可遵。我從羅浮歸,飽看踆烏踆。維舟此廟下,秋風吹白蘋。雖非邀神福,崇古端冠巾。杖策登此亭,寒綠生松筠。浩吟一以眺,雙江繞如紳。斜陽正滿目,秋波碧粼粼。海山萬紫翠,云駁難為勻。惜無古人見,此景為寫真。神鴉送客歸,去去秋江津。
秦賤儒冠貴鞅斯
士生此際命如絲
可憐聚議驪山下
駢首趨坑尚未知
主人有黃花,
留客香滿斝。
日飲豈絲乎,
市眠慚白也。
依稀聽雨床,
愁絕系階馬。
此會良獨難,
幽懷還重寫。
名園非獨樂,招我酌山泉。
孤鳳翔丹閣,群貂集綺筵。
花陰移席上,草色遍階前。
興洽林塘晚,山城生紫煙。
云樹迢迢隔故園,
與君何日敘寒暄。
春來慣作思鄉夢,
幾度曾飛到雪軒。
琴川才子人中杰,
慷慨風流信少雙。
別后相思不能歇,
幾時飛雁到西江。
商聲哀怨轉愁顏,
短歌留目未肯前。
鞋尖渾無力,
蛾眉澹秋煙。
含思宛轉恨綿綿,
青春一去不復還。
端溪溫潤石,
價重百車渠。
一滴玄潭水,
蠅頭萬卷書。
曾聞郁林石,萬里過東吳。
偶托循良傳,千年入畫圖。
彼美煙霞姿,巉然亦奇怪。
不登奇章門,足以當吾拜。
西風不管梧桐葉,亂落秋光。跌碎斜陽,猶剩紗窗一半黃。新寒陡入羅衣薄,睡盡殘缸。銷卻余香,昨夜南來雁帶霜。
瀟湘千古傷心地,歌也誰聞,怨也誰聞,我亦江邊憔悴人。青山剪紙歸來晚,幾度招魂,幾度銷魂,不及高唐一片云。
險有不可測,
能有不可恃。
善泅狎波濤,
篙工死于水。
歙南百里許,
有灘一何駛。
昨日索我書,
辭我庭下跪。
明日淪小舟,
膚發飫饘鮪。
寄言得志者,
徼倖未必是。
絕壑靈奇盡鬼工
停眸便識五丁通
雙崖翠影侵天合
萬竊云根入地空
杜宇魂生迷鳥道
蜀山蛇拔剩龍宮
金牛縱被秦人誤
開辟何曾讓禹功
一身膏脂略瘦盡
萬卷簡編如隔生
祇欲移家若耶去
亂云深處聽灘聲